散在田野間進行劫掠。而荀偃與範匄也收到了周王與齊君聯姻的訊息。

“王這是想尋找不自在嗎?”範匄看著情報,驚愕的嘴都何不攏:“王是在我們晉國的庇護下,安安穩穩的過了這麼多年,我晉國不曾虧待他們,他們卻想支援另一個人推翻自己的庇護者。失去了晉國的庇護,楚國的煎迫轉眼就止。我晉國與周王鄰,援救旦夕便至;齊國要想救援王室,卻需要穿過魯國鄭國,魯國鄭國會允許齊國的軍隊,整天在自己的國土上走來走去嗎?……再說,齊國國君跟楚王有勾結,他們有能力抵擋楚國的攻擊嗎?”

愚頑不靈的人,做事是從來不考慮後果的。一般來說,鬧出了不滿意的後果,他們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

“周王想不到這點,難道王室裡沒有一個人提醒嗎?”荀偃也很納悶。

範匄沉思了一會,回答:“我來的時候,剛剛幫王處理了一件家務事。王叔與王的寵臣伯輿爭奪王室執政的位子,王不想讓自己的叔叔擔任執政,但卻殺了叔叔的政敵來討好叔叔。王僅僅只為了討好叔叔,就無緣無故殺自己的大臣,恐怕王的周圍,現在無人敢開口或者他們不屑開口。”

荀偃納悶:“我聽說,王室典藏官老聃很聰明,武子經常誇獎他學識淵博,難道他也不敢開口?他不是擅長治國之策嗎?怎麼國家亂成這樣,他一點表示都沒有?”

範匄哼了一聲,他最見不得別人說有人比他聰明:“老聃擅長的是愚民,至於治國,他一個典藏吏(圖書館館長),書生氣十足,說得上話嗎?”

荀偃看了看眼前那份情報,吩咐:“先別管他了,把楚國的事情了結了吧!而後我們就竭力侮辱、壓迫齊國,打亂他們的戰爭準備,逼迫他們與我們提早交戰。這是你範匄擅長的,好好幹。”

不久,齊國世子光帶領軍隊來了,此時荀偃出征在外,範匄迎接了齊國的軍隊,他眯起眼睛打量了齊國的軍旗,指著軍旗上的裝飾,傲慢地說:“那上面的羽毛正好看,拔下來,借我幾天玩耍一下。”

齊國軍隊打著一支“旌”,這是一種用羽毛和牛尾巴裝飾的旗幟。在春秋時代,擁有一支裝飾完整的“旌”像現在人擁有一件卡地亞、夏奈爾頂級首飾一樣,很威風,很體面。

齊國世子光臉色很難看………“愛惜羽毛”這句成語,由此誕生。“這幾支漂亮的羽毛,是我齊國獵人在深山老林裡好不容易搜尋到的。目前這種鳥已經滅絕,我們齊國再也沒有收集到相同的羽毛。晉國是大國,國土上什麼沒有?怎會看上我們旗幟上這幾支羽毛?”

範匄絲毫不介意齊世子光的反對,他擺了擺手:“怎麼回事?你們都聾了嗎?快替我把旗子上那幾支羽毛拔下來。”

範匄身邊竄出了家族奴隸武士裴豹,他大搖大擺的走向了齊軍的軍旗。齊世子光不敢攔阻,他陰著臉責問範匄:“副帥,這是我們國家的軍旗,是我們國家軍隊的臉面,副帥真要在這個時候,拔下旗幟上的羽毛嗎?”

範匄傲慢的反問:“怎麼了?難道齊國敢反對嗎?”範匄直接提到“齊國”而不是齊世子光個人,口氣咄咄逼人,這說明範匄的侮辱不是針對齊世子光個人,他是針對整個齊國。

齊世子光不敢反對,他退了一步,讓開了通道,低眉順眼的說:“副帥拿羽毛去把玩一下,我們有什麼不方便的呢?反正我們的軍隊已經進入了軍營。只是,當我軍出征的時候,旗幟還是要打起來的,那時候,請副帥一定歸還羽毛。”

不久,這一番爭論傳遞到了國都。趙武看著範匄寫的那篇文采斐然的彙報,連聲感慨:“可怕,齊世子光這個人該屈服的時候,一點不猶豫,片刻不耽誤。”

韓起湊在趙武肩上觀看了那份報告。跟著感慨:“沒錯,該翻臉的時候,這廝也不會有半點猶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