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天的山西大同、應縣。
大宋·開國就很煩惱(2)
這次宋太宗沒有親征,也許是上次坐驢車坐怕了,不敢再冒險,但是部署得卻極為周密……東路曹彬這一路,雖是主力,卻要求他們一開始要慢慢走,牽制住遼軍的主力。而最先發起攻擊的,則是西路和中路,待兩路一得手,遼軍必慌,要趕著去燕京西南防堵。這時候,東路再發力北上,三路匯合,致使敵人顧此失彼,好一舉拿下幽燕。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這一仗,又是先勝後敗,而且敗得極其窩囊,只成就了英勇殉國的“楊家將”。在後代的章回小說、戲曲與評書裡,西路軍副將楊業,演變成為“楊令公”、“楊繼業”,被民間藝術家們說不盡、道不完。……我們這民族,若敗了一仗,是一定要說上一千年的,不然解不了心頭之恨!
太宗趙光義也算是行伍出身,跟著太祖南征北戰,可以說是從死人堆裡殺出來的,不可謂不勇。但是很不幸,他在軍事戰略上遇到了天敵。這個天敵,就是大遼太后蕭燕燕。
聽“蕭燕燕”這個名字,好像是一位淑女。不錯,蕭太后的確是出身高貴的女子,系宰相之女。可是她還有另一面,史稱她“習知軍政”。她和趙光義下了一盤大棋。看得出,她對軍事可不是一般的習知,而是堪稱戰略天才。
蕭太后執政後,迅速調整了人事,收攏兵權,重用能人,很快做到了君臣和諧、上下同心,趙光義得到的那個情報,其實早已過時。面對宋軍的來勢洶洶,蕭太后自然有辦法對付。
她早看破了宋軍擺下的迷魂陣,認定了宋東路軍曹彬才是主力,一定要全力以赴幹掉,其他兩路,偏師去應付就行了。
這才叫:大戰未開,勝負已見!
起初,宋軍又是打得漂亮,中、西二路軍奪關斬將,勢如破竹,連下蔚、寰、朔、應、雲諸州,兩路大軍都達到了戰略目的。
此外最關鍵的東路一軍,也順利攻克固安、新城,繼而拿下涿州(今屬河北),逼到燕京的鼻子底下了。遼各城守將投降的投降、被擒的被擒,遼軍士卒被俘的有上萬人。
形勢大好。可是,老天照顧大宋也就到此為止。接下來,蕭太后的寵臣、大遼的名將耶律休哥又出場了,戰事隨之發生逆轉!
最先處境不妙的是大宋曹彬的東路軍,他們一打就打到了涿州,因為進軍太順利,以至糧草不繼。在涿州呆了十日,只好又退回雄州等糧草……打了半天,白打了。
宋太宗得報後大怒,認為大敵當前,主力大隊回軍就糧,乃兵家所忌,“失策之甚也”。立即派使臣趕往軍中,令東路軍不得後退,亦不準再冒進,而是沿著白溝河與宋將米信會合,待中、西兩路軍完全實現戰略目標後,再與兩軍會師北上。
歷史的大轉折,就在這個命令下達之後。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說的就是當時的情況……實際上趙光義的這個命令,並沒得到執行。曹彬所部諸將一聽說中、西二路連戰皆捷,都坐不住了,爭相請戰。大家說:形勢這樣大好,我們怎能做落後分子!曹彬作為一路統帥,竟然壓服不了眾人,只得再次率部北進涿州,糧草不夠,也顧不得了。
這時候東路宋軍的當面之敵,就是大遼名將耶律休哥。耶律休哥的隊伍人數並不多,他便避免與宋軍決戰,只是在夜裡派輕騎騷擾宋軍,白天以精銳部佇列陣,威嚇宋軍,攪得宋軍筋疲力盡。
宋軍因為糧食不繼,在白溝遲滯了一個月才繼續北進。就在拖延的這一個月裡,攻遼的黃花菜可說是徹底涼了!一是宋軍士氣大不如前;時值天氣炎熱,將士體力消耗大,渴了連水都沒得喝,到達涿州時全軍已疲乏不堪。二是蕭太后親統援軍從幽州趕來,進至涿州以東的駝羅口,奪回了固安,遼軍的兵勢大大超過宋軍。書 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