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中不由大驚。很快,大夥都想起孟恪徽這位主考的風格,心中搖搖頭。
“汲於行者蹶,需於行者滯,有如不必於行,而用之則行者乎?此其人非復功名中人也。一於藏者緩,果於藏者殆,有如不必於藏,而舍之則藏者乎,此其人非復泉石中人也。此句精妙,我是做不出來的,沒想到這樣的錦繡文章竟然出自一個秀才之手,該判第一!各位覺得如何?”
眾位副主考心中腹誹,他們有反對的餘地的嗎?
呈上考卷的副主考率先說道:“我等認為此文足可會試揚名,我瞧了好幾天,沒有瞧到一篇超於此文的。”
其餘的副主考紛紛附和。
孟恪徽拿起硃筆,突然好像想到什麼,他放下硃筆,道:“科舉選拔人才不得隨喜好而定,諸位加快速度挑審,希再遇好文。”
眾人點點頭,然後坐下來。
經過剛才一役,大夥的興致再次被提起來,效率更快了許多。
孟恪徽將此文又讀了幾篇,已經背下後,他還是忍不住叫好,最後安奈不住,從副主考桌上選了一堆試卷檢視。
一天天過去,終於副主考們將試卷都審了出來。
孟恪徽一一翻閱,從中也找到幾篇他喜歡的文章,不過珠玉在前,他沒表現什麼出來讚許出來。他再次拿起那份試卷,過了這麼多天,他還是未能挑出毛病,現在他提起硃筆,安心的畫上案首。
又和幾位副主考定好其他名次,幾位副考都圍了上來,他們都想看看他們選中的人是哪些人。尤其……尤其是那篇奇文。
孟恪徽心中也極其好奇,於是他連忙招呼書吏上來。
三人分開而坐記錄名字,又有兩人先後唱名。
孟恪徽坐在首座,眾多副考坐在兩邊客座。
前頭中舉的百人名字,這些人也不過是稍微注意一下,看有沒有他們熟悉的人。
三位書吏將中舉的名單呈上來,孟恪徽對看一下,三份相同,然後將其交給七位副考,傳看完畢無差錯的後,重新收回在孟恪徽的桌子上。
這三份名單,一份張貼,一份留於貢院檔案,還有一份送與六部統計。
書吏待眾位大人點頭,才繼續唱名記載。
“第二十名玉山縣關學思。”
“第十九名盼城張繡……第十八名……第二名南安王府韓奕!”
眾人紛紛點頭,當真遇上不少熟人。
“第一名……”
孟恪徽抬起頭,七位副考有三位暗自皺緊眉頭,只剩下最後一位了,怎麼就沒瞧見聖上交代的人。
“京城東南李府李衍!”
三位副考舒了一口氣,沒想到啊……果真有真才實學!
孟恪徽沉吟道:“李衍?”
“就是今年童子試中了小三元的那個,還和國丈的嫡孫女定親的少年賢才。”
孟恪徽立刻想了起來,問道:“他貌似才十四歲。”
幾人點了點頭,心中忍不住嘆氣,才十四歲就能寫出這麼老辣嚴謹的文章,這以後還不定是什麼樣?
孟恪徽道:“此文已有一甲之才,想來明年春闈他也會參加?”
一位副考笑道:“我朝有會多一位楊首輔。”
楊首輔楊志齋是文帝時期的進士。據聞,他三歲作詩,九歲秀才,十三歲成了鄉試解元,十四歲便中了進士。後來官運亨通,連輔文帝、宣帝兩朝,更是宣帝年間的六年首輔,可謂位高權重。
“聽說他去年臘月才出孝……”
眾人已經明瞭他的意思,去年臘月才出孝,今年便是小三元和解元,可見他的才華可能還勝於當初的楊首輔。
孟恪徽低聲道:“本官先前還不相信那是他所做的散文詞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