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那必富可敵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洛陽商會在道德坊,這裡距離南市不算遠,又在洛水之畔。
商人們往來都非常便利。
此時,道德坊內,一座大院門口,聚集了許多人。
這些人穿著圓領缺胯袍,臉上都帶著笑容,有說有笑。
還有幾個胡人,看起來像是粟特人和波斯人。
他們也操著一口流利的大唐官話。
“蕭郎君,您總算來了!”一個滿臉鬍子的胖子眯著眼睛笑道,快步向蕭恆走來。
“劉主事。”蕭恆做了個叉手禮,表示尊敬。
雖然蕭恆多次面聖,又是蕭家的翹楚,他的伯父蕭華還是徐國公,地位比劉暢高,但劉暢是洛陽造船廠的主事。
這個造船廠很特別,算是朝廷在洛陽的第一個造船廠,是商務部欽點的官營製造廠。
朝廷大肆扶持造船業,半年時間,大大小小的造船廠如同雨後春筍一樣,都畿道就有大約五萬人參與到造船這個行業。
規模之宏大,前所未有。
而洛京最大的造船廠就是洛陽造船廠,這個造船廠現在是劉暢在負責。
據說這個劉暢政治能人,他與許多達官顯貴都有著不錯的關係。
今年商務部設立造船廠,要求兩京官員推薦最合適的人選,結果近二分之一的人推薦劉暢。
蕭恆深知,在官場上混,不要比誰牛逼,平民才天天比誰牛逼,這個級別的,要有通力合作的意識。
就算不喜歡,也要給足面子。
“來來來,為蕭郎君介紹,這位是李惟清,出身趙郡李氏,他的父親是伊闕令。”
說到趙郡李氏的時候,劉暢故意加重了語氣。
其他人都把目光轉移到這邊。
“久仰蕭郎君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李惟清同樣做了個叉手禮,表達了敬意。
蕭恆一聽是趙郡李氏的人,立刻重視起來,畢竟跟自己一樣,是大家族出身。
“久仰大名,不知李郎君做何買賣?”
“也沒什麼,從山南道運一些布匹、糧食,還有一些銅,現在河北還在打仗,叛軍依然猖獗,我做這些,只是為朝廷略盡綿薄之力。”
什麼叫他媽的為朝廷略盡綿薄之力?
自己把錢賺了就賺了!
這話說得好像你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天下蒼生一樣。
山南道就是後世湖北西部、重慶、四川東部一部分。
山南道最富裕的還是荊州,是長江中游的核心城市。
據說荊州的長江邊,在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大量的草市,百姓可以帶著自己的生產剩餘,也就是農業副產品,去草市交易。
又因為有長江之便,西承巴蜀,東至寧揚,是長江商道的中心。
例如劍南道最負盛名的蜀錦,就能走長江,抵達宣州、揚州一帶。
這個過程,必然是要在江陵口岸停留的。
江漢平原又有足夠的糧食,供給那個地方成為一個大的中心,於是歷朝歷代都會繁華。
至於李惟清說的銅,那其實是在山南道和淮南道交界的地方,那裡有不少銅礦。
那些銅礦,在春秋的時候,就開始被挖掘。
楚國因拿到那個地方而崛起。
周圍的人都圍了上來,似乎有人認出李惟清了,說道:“竟然是李六郎,聽聞六郎今年在江南和山南做得很大!”
有人壓低聲音道:“那是自然,他李氏父子背後可是楊國忠啊!那是聖人跟前的大紅人!”
這些李惟清都聽在耳朵裡,他的腰桿似乎又挺直了幾分。
“楊國忠的地盤在劍南道,劍南道物產豐富,依託長江,商品可抵達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