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郎還是鼓起膽子說了一句:“但這可能會改變錢的質地。”

“讓你說話了嗎!”劉益立刻吼道,“大王說是什麼!那就是什麼!是不是不想在這裡做了,不做就滾!”

其他人被劉益嚇得不敢吱聲,那張二郎也不敢再多說一句話。

這年頭,能在官府下面幹活,已經勝過外面大部分人了。

別看士農工商,農排在工前面,農其實是最辛苦的。

劉益:張二郎,你也不想失去這份工作吧?

李倓說道:“不要這樣說話,他們才是錢監裡最重要的人,沒有他們,就沒有錢監。”

“是是是!大王說的是!”劉益立刻變了一副嘴臉。

李倓道:“本王說的未必對,但本王想嘗試一下,若是造出來的錢質地不行,就還是用老辦法,你們看如何?”

張二郎等人這才鬆了一口氣,他們沒有想到這位郡王如此親切和藹。

但如果他們知道這位郡王前不久當著少府監所有官吏的面,把鑄錢監監丞砍了腦袋,不知還會不會這麼想。

張二郎說道:“我們就按照大王所言去試。”

“母錢夠嗎?”李倓又問道。

張二郎說道:“母錢經常不夠。”

母錢是鑄錢的模型。

“如果母錢缺乏,就用錢樣代替模型,平時多造一些錢樣。”

“這恐怕……”張二郎又覺得這個提法不妥,怎能用錢樣代替呢?

錢樣是根據錢幣的設計,用錫、象牙或紅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錢幣實物樣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或者鑄錢使稽核,它不是真正的貨幣。

唐代鑄錢,一般都是用母錢,不會用錢樣。

但到了宋代,貨幣需求暴增,錢樣大規模使用,並未對貨幣質量造成影響,反而比唐錢的質地更好。

“沒什麼好擔心的。”李倓說道,“對了,本王剛才看到爐氣、黃白之氣,好像還有一點點沒有排盡?”

張二郎頓時一驚,他沒想到這位郡王連這個都懂。

李倓又說道:“還有爐火的問題,爐火不夠純青,這樣無法確保這些原料溶液充分融合。”

“都聽到了嗎!”劉益大聲吼道,“都把大王的話記下來!”

“是是,大王教誨得是。”眾人說道。

李倓和顏悅色地說道:“那就辛苦諸位了。”

在隋唐之前,中國採用的是銅範鑄造法。

進入隋唐,鑄造貨幣的技術提升,變成了母錢翻鑄法,而且到了天寶年間,技術已經成熟。

但在大規模應用上卻依然缺乏。

例如母錢的使用,大唐在實際鑄錢的時候,非常謹慎。

但到了大宋,由於日漸繁榮的商業,以及官僚、軍隊開支,宋朝鑄幣就大膽突破,準備大量錢樣。

再加上大宋鍊銅技術的提升,不算鐵錢,一年數百萬貫的銅錢揮手而出。

“本王半個月之後再來,希望能看到新嘗試的方法的成效。”

“一定!”

李倓帶著人離開錢監。

劉益在旁邊說道:“大王放心,下官每天都會來這裡監督。”

“你懂鑄錢?”

“下官……下官不太懂鑄錢,但是下官會監督他們。”

“既然不會鑄錢,就不要多管閒事,讓他們自己去做。”

“是是。”劉益連連點頭。

如果能改善鑄錢的方法,不僅能節約成本,還能提升質地,提高效率。

大唐是缺錢的,非常缺錢,尤其是戰爭快來了,絲綢肯定會貶值。

只有銅錢才能保值,金銀在大唐不是貨幣,商家普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