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照在這一間靜室之中。

平靜而安詳。

風子嶽深吸了一口清晨新鮮的空氣,感受著日光的溫度,空氣之中飛舞的煙塵,一切如夢似幻,卻又真實無比。

在這就是傳說中,連佛祖都畏懼的靜梵第七關?

風子嶽凝神四望,神情淡然。

他知道,他跟楚狂人透過這最後一關的方式,一定不同,楚狂人本身無情,在他眼中,只有對武道的執著,所以一掌轟出,天下無人能當。

對他而言,心中有情無情,根本不是重要的事情,既然如此,世界是真是幻,又有什麼重要?

沒有這份執著,所以他才能摧枯拉朽一般地透過靜梵七關。

而歷代高僧,又是不同,他們佛法精湛,最重要的,是要能夠看得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幻。

能夠分辨真幻,那自然可以輕鬆地透過這最後一關——不過,這看起來簡單,卻是最高的要求,一雙慧眼,豈是凡人能得?

次一籌的,就是看破世間一切,也不過都是鏡花水月,既然分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幻,那就把一切都看作夢幻泡影。

這樣究竟涅槃,大德高僧,也能出世,但這樣的佛法修為,比之慧眼,就要差了一個層次了。

再差一個層次,就是擺脫不了真幻之別,把一切都當成是真,最後,就是所謂堪不破生關——對於歷代高僧來說,到了這一步,就算是失敗了。

當然更差的,就是完全脫不出這靜梵七關,乾脆死在這裡面,那就是失敗中的失敗。

風子嶽走的路數,卻是跟他們完全不同。

他心中有情,自然不像那些大德高僧一般,能夠將一切看成幻相,也不可能向楚狂人一樣,能夠不顧一切,只在乎武道一事。

他並未修得佛法,也沒有分辨真幻的慧眼。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