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銘和一眾大臣打招呼的時候,這些皇子一直冷臉旁觀,蕭銘過來之後,諸位皇子才和他禮貌性地拱了拱手。

這些皇子態度他倒是不以為然。

不過太子也是如此,他心中不禁冷笑,也難怪都說這位太子是爛泥扶不上牆了。

趙皇后一心為他拉攏自己,而這位太子連基本上的禮節都不懂。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文軒在龍椅上坐下,眾人齊呼萬歲。

聲音落下,這時蕭文軒將目光定在了蕭銘身上。

“諸位愛卿,今日早朝想必已經見過了齊王和魏王,此次滄州大捷揚我國威,讓蠻族狼狽敗退,數十年,我大渝國從未有如此勝績,此次召齊王和魏王前來長安乃是為了論功行賞之事。”

蕭文軒意氣風發,看向蕭銘和魏王的眼神帶著濃濃的笑意。

魏王面露得色,朗聲說道:“陛下,身為藩王這戍邊禦敵本是我等內在的職責,滄州之役若不是陛下鼎力支援,臣和齊王也不能取得如今的勝局。”

蕭銘瞥了眼魏王,心道這魏王果然老道,謙虛的同時還捧了一下蕭文軒。

他同樣說道:“三皇叔此言有理,此次滄州大捷若不是父皇鼎力支援,這滄州之地恐怕已經劃入蠻族的版圖,更無這滄州之戰,也更無這大勝之事,所以,這滄州之戰說是兒臣之功,不如說是父皇之功,父皇雖在長安卻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兒臣對父皇的敬仰正如同那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大江東去,浩浩蕩蕩……”

大臣們一個個瞠目結舌,整個承慶殿中只剩下蕭銘讓人頭皮發麻的馬屁聲。

龍椅上,蕭文軒的嘴角的弧度越來越大,這蕭銘吹捧的他自己都快不好意思了,不過不得不說,這蕭銘拍馬屁的話倒是標新立異,說起來如同文章一般。

“哈哈哈……”

蕭文軒忍了半天,終於大笑起來。

此時,蕭銘收住了嘴,和他比拍馬屁,魏王的腦子能夠科技庫中的段子多嗎?

而以崔浩為首的文官更是心中忐忑,他們已經夠無恥的了,沒想到這還有一個更無恥的。

太子等一眾皇子渾身不自在,這蕭銘以前不學無術,拍馬屁的話都不會說幾句,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

魏王怔了一下,對蕭銘暗暗豎了個大拇指。

沒有一個帝王不喜歡被戴高帽子,何況蕭銘將如此功績大部分讓給他。

他說道:“齊王,你也不必過謙,這戰事雖是朕決定的,但是這仗是你打的,論功勞,你還是首功,說吧,你想要什麼封賞?”

再來之前,他和龐玉坤等人已經商議過這封賞之事。

如此功績在官員來說肯定是升官加上賞賜金銀,但是對一個藩王來說升官肯定是不能升了,這金銀又不會太多,要了也沒意義。

現在最重要的是為今後的戰略未雨綢繆,於是他說道:“啟稟父皇,兒臣不要封賞,此次蠻族雖敗,但是不過是小敗,傷的不過是皮毛而已,這未來滄州城還是兇險,若是想要護的兒臣的封地安全,只有奪回山海關,所以兒臣正在籌劃將幽州等地的蠻族趕出山海關,從而斷了蠻族南下的道路,但是此時卻需要父皇應允兒臣一件事。”

當蕭銘說出要收回山海關的時候,大臣們立刻竊竊私語起來,其中不少大臣面露譏誚之色。

這蠻族不善攻城,這是眾所周知的,此次勝利除了佔據守城之利,還因為火炮的因素。

但是這在草原上和蠻族交戰是兩回事兒。

“什麼事情,儘管說出來,父皇能答應你的一定會答應。”蕭文軒說道,蕭銘有如此雄心壯志這讓他心中大快。

“兒臣準備建立一隻叫關寧鐵騎的騎兵,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