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人。另一方面,王辰浩強制各國在華銀行必須每日向帝國銀行通報其銀行庫存的龍幣數量,以此來判斷他們手裡的龍幣給國內市場帶來的影響從而儘可能的做出應急準備,控制龍幣升值,維持物價穩定。

同時,王辰浩將帝國銀行改為股份制王辰浩持有51%的股票,其餘49%的股份對外發行。當然,這又是一招空手套白狼。

王辰浩一分錢都沒出,打著國家的名號發行總額四億龍幣的股票對外稱每股一龍幣,實際上每股流入市場的價格是兩元龍幣起價,

這樣一來,王辰浩等於一分錢沒huā就直接斂財兩億零四百萬元的龍幣。

起初,這個龍幣執行法案取得了成效,但是由於各省督撫們陽奉yīn違在他們境內的國內外銀行和錢莊瞞報或者謊報數字,期滿地方老百姓,擾亂帝國銀行對市面上流通的龍幣數量的判斷造成部分省份出現不同龍幣買賣價格。

為了分化各省督撫們的聯合陣營王辰浩聽從阮忠樞的建議,選擇分化瓦解戰術。張楓、楊士壤、周復等人作為王辰浩的特使,先後葬訪了長江以北的山東、甘陝、河南等省總督和巡撫,向他們曉以利害,爭取他們支援王辰浩。

由於這些省份的主官們多和李鴻章有舊不得不賣李鴻章的面子,隨後王辰浩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斂財收入許諾給他們高於原先水平的好處和收入後,他們也不願意跟王辰浩結仇,因此率先服從王辰浩的幣制改革,紛紛在各自省份內實施龍幣流通法案,關閉鑄幣廠,停發亂七八糟的貨幣和票號,打擊各地sī自囤積倒賣龍幣的錢莊和個人。

接著,王辰浩又派出大批的特使紛紛前往南方各省,按照各省官員們的不同斂財收入,左手大棒威脅,右手送上好處,很快便瓦解了他們的聯盟。

首先就是閩浙總督升允,他在得到王辰浩許諾給他價值100萬龍幣的帝國銀行股份後,立即在浙江、福建推行龍幣流通法案,關停了所有的鑄幣廠和票號,同時打擊投機倒把的不法商人。

接著雲貴總督瑞芳,四川總督李秉衡,臺灣巡撫唐景崧等紛紛被說服,效仿升允開始推行龍幣,同時他們也分別獲得五十萬到一百萬龍幣不等的帝國銀行股份。

由於大力打擊投機倒把的不法商人可以令帝國銀行的股票上漲,因此出於各自利益,各省督撫們紛紛嚴打,並且對外國銀行進行限制。

兩廣總督德壽見升允變卦了,大罵升允無恥的同時,也派人跟王辰浩的特使接洽,由於兩廣牽扯到的龍幣發行量巨大,因此王辰浩許諾給德壽價值200萬龍幣的帝國銀行股票。兩百萬龍幣,德壽當即選擇了屈服,轉而支援王辰浩的貨幣改革。

剩下的就是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二人了,他們的態度依然是十分堅決的。王辰浩知道單單靠金錢和武力是不足以讓這個兩個元老級人物屈服的,於是王辰浩先拿劉坤一下手,他鼓動兩江三省的新聞媒體,大肆曝光一批地方官員們的貪汙**,揭發劉坤一sī自鑄幣,缺斤少兩,濫發貨幣的罪行,並派出特遣隊鼓動老百姓譁燥,鬧得兩江三省民怨沸騰,一下子就把劉坤一氣得舊病復發,住進了醫院。

隨後,王辰浩上奏朝廷彈劾劉坤一,朝廷隧下旨讓劉坤一在家養病,同時委任江蘇巡撫張人駿代為行使兩江總督之權。

張人駿比較識時務,當即接受了王辰浩給他的優厚條件,從而關停了兩江三省的鑄幣F,推行龍幣法案。

一個月後,全國各省就剩下了張之洞的湖廣兩省,王辰浩天天向朝廷上書彈劾張之洞,光緒有心想維護張之洞,拖延王辰浩的改革程序,但是由於全國各地就剩下湖廣沒有推行龍幣了,面對國內巨大的輿論壓力,光緒最終下旨限令張之洞馬上關停鑄幣廠,停發其他貨幣,推行龍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