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可以專心對付法國了。
而作為回報,美國政府宣佈在布林問題上支援英國。美國的表態令歐洲國家不得不重新定位他們的立場,至少不能像以前那樣直戳英國人的傷疤了。
英國人鬆口氣的同時,法國人卻是悲催了。法國巴拿馬公司不得不獨立面對來自美國的巨大經濟積壓和政治威脅。
法國人在經歷了巴拿馬醜聞案件後在開鑿巴拿馬運河問題上遭遇到了滑鐵盧慘敗。在1899年8月,美國派一個以海軍專家約翰…沃爾克為首的技術委員會來到巴黎,與法國政府接觸探尋轉讓運河租讓權的可能性。一個月後又提出收購法國運河公司的要求但遭到該公司總經理於坦和法國政府的拒絕。此後,美國加緊向法方施壓,1899年12
月27日,美國新澤西州成立了一家巴拿馬運河公司,展開大規模遊說活動為收購法國運河公司製造輿論。此招未能奏效,美國轉而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故意放風說要與尼加拉瓜合作,另建運河與巴拿馬運河抗衡,這個故意散佈的假訊息收到了奇效,被嚇懵了的哥倫比亞駐美公使馬丁內茲,席爾瓦,在未請示本國政府的前提下,就匆忙草擬了一個將法國運河公司的租讓權轉讓給美國的協議,建議由美國代替法國開鑿運河,租期為100年,期滿後可續租,美國可以在運河區駐軍,每年只需支付給哥倫比亞政府60萬美元。
席爾瓦的草率方案遭到了哥倫比亞政府的嚴厲批駁,但它的內容卻意外地洩漏了出去,成為美國要脅哥倫比亞的一張王牌,席爾瓦因此很快被撤職。為了給內外交困的法國運河公司施壓,1900年1月3日,美國議會開始討論撥款建造尼加拉瓜運河的問題,這對巴拿馬運河的開鑿造成了很大沖擊。
一直以強硬態度著稱的法國運河公習總經理於坦如果找不到經濟支援和政治幫助,那麼他將不得不辭職。
於是,於擔在全世界尋找合作伙伴,但大多數國家要麼沒有資金,要麼不敢去惹美國,而德國有錢並對此感興趣,但法國政府卻反對。
沒辦法,於擔只好求助於〖中〗國,他知道〖中〗國在加勒比海開闢了bō多黎各殖民地,bō多黎各的橡膠、菸草、蔗糖、可可等原料都是〖中〗國所迫切需要的,不論出於經濟目的還是軍事目的,〖中〗國有理由參與巴拿馬運河的建設。
於擔本著試一試的態度,但結果卻令他非常振奮。
張謇得到王辰浩的直接授意,迅速在巴拿馬運河談判問題上同法國公司達成一致。經過巴拿馬醜聞案之後的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此刻只剩下2089萬美元的機器裝置和其他資產。〖中〗國政府以注資兩千萬龍幣獲得運河51%的股份,對此於擔也同意了。
1月12日,〖中〗國駐哥倫比亞領事代表〖中〗國政府同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正式簽署融資協議。
當天,美國駐華大使向〖中〗國外交部提出了抗議,但為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軍事利益,〖中〗國政府對於美國人的抗議表示淡定,不予理會。
〖中〗國插手巴拿馬運河工程後,依然讓於擔來擔任工程總指揮,不過為了防止再次發生類似巴拿馬醜聞案件,〖中〗國政府派出專項人員管理財物,對此於擔沒有反對。
〖中〗國政府的介入使巴拿馬運河工程得以全面恢復,預算得到了控制,工期大大提前。
按照此前巴拿馬運河公司對哥倫比亞政府的承諾,運河將於1904年初竣工”但隨著〖中〗國鉅額資金的注入,加上〖中〗國政府從國內徵募了十萬工人參與巴拿馬運河開鑿,於擔向〖中〗國政府保證,將於1902年夏天竣工。
〖中〗國徵募十萬工人去修建巴拿馬運河”這是王辰浩從整體戰略的出發點做出的決定。王辰浩知道美國得不到巴拿馬運河是不會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