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成為決定xn力量,我們佔據的是質量優勢,不是英國人可以用數量來彌補得了的。我們的一艘戰巡足以幹掉他們兩艘巡洋艦,九艘戰巡就相當於十八艘,幹掉他們區區十六艘足夠了。”李鼎新點點頭,雖然贊同杜錫圭的觀點,但是畢竟沒有戰巡的實戰經驗,而偏偏英國的一等巡洋艦的xn能很是強悍,這讓他有些心中打鼓。

“英國的十六艘一等巡洋艦不容小覷,剛剛服役的愛丁堡公爵級排水量13550噸,航速23節,搭載了6門234毫米主炮10門152毫米副炮,以及22

門76毫米速射炮,比我們自建的捕風級重巡洋艦要猛的多。而跟她火力差不多的強盛級重巡洋艦噸位超過了14000燉,十六艘重巡洋艦最低噸位也都在10000噸以上,對我們的威脅依然不容小覷。”

杜錫圭笑道:“你不能光從理論上來判斷和評估,以我在太平洋艦隊擔任參謀長時的作戰經驗來看。每一次海戰雖然都有不確定xn,但是我們的經驗是,首輪致命打擊。”

李鼎新問道:“怎麼講?”杜錫圭說道:“所謂首輪致命打擊,其實很好理解,海上戰鬥一開始,我帝國海軍便給予敵艦隊以最猛烈的攻擊,擊沉對方旗艦,或者打沉對方几艘重要戰艦,震懾敵艦隊計程車氣。往往敵艦隊首輪交戰就被擊沉幾艘關鍵xn的戰艦的話,那麼他們的鬥志將會盡失,士氣越來越弱,而我帝國海軍將士們則越戰越勇。不要小看這個心理因素,往往這就是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

李鼎新問道:“你的意思我們第一輪攻擊就幹掉他們的旗艦或者集中力量重創他們,也就是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沒錯!就是下馬威!”杜錫圭點頭道:“透過多次海戰,我漸漸明白下馬威的真正奧義。自古以來,任何戰爭的時候,交戰雙方都希望打贏第一仗,不惜代價的要贏第一仗,他們認為第一仗勝,則仗仗勝,第一仗敗,則以後仗仗敗,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李鼎新點點頭,大致明白了杜錫圭的意思,說道:“雖然這個戰鬥思維有些不全面,但不得不說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成立的。那我們在第一回合時,索xn就集中全部力量打掉他們的旗艦,癱瘓他們的指揮系統,瓦解他們的抵抗意志。”杜錫圭笑道:“沒錯,我也是這個意思。管他海戰中會有何變數發生,我們先贏了第一回合再說。”接著,杜錫圭又道:“根據情報顯示,他們的主力艦噸位最大為14000噸,速度最快為23節,主炮口徑最大為234毫米,不論噸位、速度還是火力,我們的戰巡都具備壓倒xn優勢。

我在想的不是如何打敗他們,而是如何華麗的殲滅他們,我們第一仗一定要打出水平和精彩來,咱們大西洋艦隊不能讓太平洋艦隊看扁了。”“沒錯!”李鼎新點頭道:“第一仗涉及到咱們大西洋艦隊的面和榮譽,咱們的戰巡設計之初除了不能跟戰列艦正面對抗外,其他所有種類的戰艦都不是我們對手。英國海軍現在還不瞭解我們的戰巡作戰xn能,這次他們派出一支沒有戰列艦的護航編隊,純屬送死來的。”說著,二人相視大笑。

公無1905萬年12月日。中華帝國光華五年十一月十二日,星期五。阿特拉斯海的天氣為多雲轉yn,風力三級,浪高1。5米。

阿特拉斯海是歐美人的稱呼,便是〖中〗國人口中的大西洋。

同其他大洋的翻澤不同“大西洋”並非翻澤名,是地道的國產西洋地名。〖中〗國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時,常習慣以雷州半島至加里曼丹作為界線,此線以東為東洋,此線以西為西洋。這就是我們常稱〖日〗本人為東洋人,稱歐洲人為西洋人的原因。明神宗時,利馬竇來華拜見〖中〗國皇帝,他用〖中〗國方式說,他是“小西洋(當時〖中〗國指印度洋的說法)”以西的“大西洋”人。可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