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迅速越過邊境,攻擊英埃蘇丹軍。

4月19日,法軍主力同英埃蘇丹軍主力在尼羅河西岸的烏木舍爾曼遭遇,隧爆發大型會戰。

雙方投入兵力高達七十多萬人,法國方面為法軍20萬法屬北非僕從軍12萬,總兵力32萬。英埃蘇丹方面為英軍7萬埃及軍隊舊萬,蘇丹軍隊22萬,總兵力42萬。

雙方在沙漠邊緣爆發j烈戰鬥,無數炮彈落在沙漠上,j起漫天沙塵風暴。

經過半個月的j戰,法軍未能突破烏木舍爾曼。

不過,法軍並不甘心,又從法屬北非抽調來12萬軍隊,組成第二軍,沿著尼羅河南下,於5月12日攻陷法紹爾。

5月15日,法國第二軍渡過尼羅河,向紅海沿岸的蘇丹港推進。

英埃蘇丹聯軍所在的烏木舍爾曼所需的糧食和彈藥補給全部來自後方的蘇丹港,一旦蘇丹港淪陷,英埃蘇丹膜軍將陷入絕境當中。

不得已,英埃蘇丹聯軍不得不抽調十萬軍隊回援。結果法軍並術直接前往蘇丹港,而是半路掉頭在阿特巴拉峽谷設伏,結果十萬英埃蘇丹軍隊遭到伏擊,經過七天苦戰,最終全軍覆沒。

5月29日,法軍攻陷了蘇丹港,切斷了英埃蘇丹聯軍的退路和補給基地。

8月3日,補給耗盡了的英埃蘇丹聯軍試圖突圍,但是被法軍堅決的給打了回去。

8月7日,英埃蘇丹聯軍彈盡糧絕,剩餘十三萬人投降。法國佔領英埃蘇丹殖民地。

與此同時,就在英埃蘇丹旁邊的英屬索馬利亞地區,從意屬索馬利亞出發的三萬義大利軍隊向當地一萬英軍發動攻擊。

不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三萬義大利軍隊未能打敗一萬英軍。在加勒卡約戰役當中,三萬義大利軍隊戰敗,潰敗一路跑到了摩加迪休。

另一邊,一萬義大利軍隊本來去攻擊英屬東非,支援德屬東非軍隊作戰。結果英屬東非殖民軍統帥伍德羅斯少將突然放棄對面的德軍,反過來兩天兩夜的急行軍,在拜多亞一舉吃掉了吊兒郎當的一萬義大利軍隊,接著迅速東進,和南下的一萬英軍回師後,猛攻摩加迪林,經過三天j戰,殘餘一萬餘義大利軍隊被趕下了大海。如果不是太平洋艦隊第三戰隊及時趕到,炮火封死了英軍前進之路,萬餘義大利軍隊將全軍覆沒。

儘管這樣,慌亂中的義大利軍隊拋下了六千餘人做了英軍的俘虜,只有不到三千人登上了中華帝國海軍戰艦逃走,另有數千人失蹤。索馬利亞戰役以義大利軍隊戰敗,英軍獲勝而告終。

義大利非但沒有奪取英屬索馬利亞,反而意屬索馬利亞落到了英國人手裡,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伍德羅斯少將消滅了義大利軍隊後,立即掉頭返回英屬東非。

此時,德軍已經連續攻陷了辛繼達和阿魯沙等地,向英屬東非首府肯亞進軍。德軍兵力三萬餘人,英軍雖然有四萬多人,但是戰鬥力顯然不如德軍。

不過,伍德羅斯戰術精明,實行堅壁清野戰術,放火燒山遲滯德軍進攻速度。

同時,他發現德軍每佔領一處就分兵把守,於是他故意不戰自退,丟掉七八個城鎮給德軍佔領,分散德軍主力。同時,伍德羅斯知道跟德軍正面作戰勝算不大,因此他選擇了打游擊戰,繞〖道〗德軍後方,四處攻擊德軍兵站、補給站。

8月8日這天,德軍後方基羅薩補給站被英軍襲擊,德軍三個月的補給物資沒了。慌亂的德軍迅速後撤,試圖退到海邊從中華帝國海軍那裡獲得補給。

然而,伍德羅斯早就判明德軍意圖,在米庫米森林峽谷(今坦尚尼亞國家公園)設伏,一把火燒了整座森林,三萬德軍主力被消滅在峽谷裡。

隨後伍德羅斯招募英屬東非的英國人,很快發展成一支六萬餘人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