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英國海軍部計戈組織海上大型祭奠維多利亞女王駕崩儀式,邀請中華帝國海軍參加喪艦式。
王辰浩點頭道:“維多利亞影響力甚大,歐美各國都會派海軍軍艦參加喪艦式。這是提高帝國參與國際事務的好機會,我們既然要謀奪澳大利亞,總得先把澳大利亞的主人英國人打發的開開心心才是。”
眾人不由得一笑,只是王士珍說道:“陛下,去英國參加喪艦式得派出最先進的戰艦以示國威,眼下帝國海軍正在積極訓練,主力艦全部備戰俄國。而如果派一艘小艦去英國,恐讓國際列強們笑話。”
王辰浩想了想,突然道:“妲己號不是海試過了嗎?就派她去,讓各國海軍都看看咱們自建的新式戰艦。、。
王士珍於是領命。
接下來,唐紹儀報告:“陛下,微臣一直跟美國政府就1PS2年的排華法案一事進行交涉。”
還未待唐紹儀說完,王辰浩便急忙問道:“美國人同意廢除了?”
唐紹儀苦笑一下,旋即面lù愧sè,道:“微臣辦事不利,非但沒有讓美國人放棄排華法案,反而美國眾議院於今天上午透過了禁止〖中〗國移民入境的新法案。”
王辰浩頓時失望,不由得皺眉起來。
1882年,美國國會受理了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米勒提交的排華法案,為此,美國國會作了jī烈辯論。主張排華者的主要依據是:華人有諸多的惡習和偏見,不可能在生活上美國化,更不可能接受美國建立在基督教基礎之上的倫理〖道〗德標準:而且華工的大量湧入,造成了同美國工人搶飯碗的緊張態勢。
反對排華者的理由則是:排華違背了中美《蒲安臣條約》中的〖自〗由移民政策,而且違背了美利堅共和國“〖自〗由、平等”的立國原則。最終,排華主義獲得了國會多數票的支援。
1882年5月6日,美國國會透過了美國史上第一個限禁外來移民的法案一一《關於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規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謂的1882
年美國排華法案。
華人是在1849年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中開始大量進入美國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在太平天國〖運〗動後陷入貧困的華南,找尋著他們的財富。起初,那裡有著充足的表層金,所以華人受到了熱情的歡迎和接納。然而當容易獲取的金的儲量縮小,淘金競爭加劇的時候,對華人的憎惡也隨之加劇。本土主義者團體開始聲稱,加利福尼亞的金子是美國人的,而後開始對外籍淘金者進行**侵害。華人們在被強行驅逐出金礦之後遷入了城市,主要是舊金山,從事薪酬勞動和僕役。隨著美國經濟的衰敗,針對華人的憎恨被州長約翰政治化,他將美國的不幸歸咎於華人苦力和1864年和1869年間簽約建造〖中〗央太平洋鐵路的華人勞工。
華人移民並不僅僅給美國帶來利益,他們在19世紀70年代也成為替罪羊。他們被認為帶有不〖道〗德和不衛生的生活習慣,透過壓低工資進行不正當的商業競爭,他們也是群體暴力的受害者。
一旁的王士珍頓時lù出憤憤之sè,後者說道:“豈有此理,美國人真是欺人太甚,當中華帝國好欺負呢?我看不給他們一點顏sè看看,他們不知道馬王爺三隻眼。”
張楓卻是提出疑問,說道:“按理說,前朝清政府因為國力疲弱才被美國欺負,如今中華帝國雖然還沒有達到英帝國的強大水平,但是國力也算得上是個二等強國,軍力更是超過美國,美國人應該廢除排華法案才是。記得帝國跟美國聯合對付西班牙時,美國政府好像鬆口了,怎麼現在又反悔了?”
張楓認為,排華法案就是美國人欺負〖中〗國國弱所致。當時清政府自1876年起曾不斷對美國迫害華僑提出抗議。對此,美國政府或以不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