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戰利品而相互噴口水了,甚至公然在會議上打架。

對於國會議員們的這種行徑和心態,帝國皇帝王辰浩雖然感到不滿,但是想到這是民主化程序中的必經之路,任何民主國家在達到高度文明的程度之前,都需要經歷這麼一個過程。

好在令王辰浩高興的是,任何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會經歷一段貪汙**時期,這個時間可能需要經過十幾年才能糾正過來(例如美國),也可能是幾十年(例如法國),也可能沒糾正過來就滅亡了(例如民國)。而中華帝國從一開始就在王辰浩的嚴格控制下建立起了完善的監督制度,以至於中華帝國道目前為止,政fǔ機關的風氣雖然還沒有完全從封建社會過渡過來(主要是很多大臣官員都生於前朝,有些思想根深蒂固了),但是在**問題上,帝國廉政公署、人民檢察院等監督機關的存在,使得中華帝國政fǔ成為全球所有國家政fǔ機關中最為廉潔的,得到國內外社會的一致好評和讚譽。

因此,儘管帝國皇帝王辰浩對一些帝國官員們的作風和思想存在很多的不滿,但是想到他們至少還是清廉的,因此像類似在國會上公然打架,私底下相互扯後腿等行為,王辰浩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不知道。

用王辰浩的話說,中華帝國的民主程序不可能十年八年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才行。至少要等到光華元年以後出生,一直在帝國民主、文明的環境中長大的帝國國民,等到他們從政後,這個情況才能夠徹底改善。

對於中華帝國的民主改革程序,王辰浩明白那是需要時間的,短時間強求不來的。不過,對於帝國的經濟建設模式,以及未來國民經濟發展方向,這點王辰浩還是可以用他的皇權來強制進行的。

當前時期,中華帝國的經濟模式已經轉入戰爭模式,但對付一個小小的日本,中華帝國還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經濟資源,因此國民經濟雖然轉入戰時生產模式,但只有1用於對日戰爭的消耗,30的物資用於國家戰略儲備,69的物資依然對歐洲同盟國和協約國雙方出口,賺取歐洲各國的黃金,這依然是首要和最重要的任務。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快一年了,歐洲各個交戰國的戰爭消耗是巨大的,成指數倍上升。

早前中華帝國在王辰浩的英明領導下,從一開始就大規模收購全世界的糧食等戰略物資,以至於歐洲各國在戰爭爆發後不久就發現,他們所需要的戰略物資奇缺,不得不從中華帝國花高價錢進口。

對於中華帝國國家級的囤積居奇和投機倒把行為,各國政fǔ可以說都是嫉妒萬分,嫉妒羨慕中華帝國富有遠見性的戰略。

歐洲大戰爆發後,各國青壯都已經被徵召入伍,以至於其國內的農田荒廢,糧食這個戰爭最重要的一項物資成為急需,只能忍受被中華帝國的糧食商人們的痛宰。

光華十三年,中華帝國的糧食繼續豐收,突破1。5億噸。糧食增長大幅度提高,除了得益於中國隨著疆土的擴大帶來的耕地面積增加,也得益於農業機械化的實現,提高耕種規模和效率,同時帝國化工領域的高速發展,更能增產的廉價化肥廣泛使用等。

不過,最重要卻不是這些方面。能夠改善糧食產量,最關鍵的是糧食的種子問題。

王辰浩責令帝國北洋科技生物實驗室、帝國科學院、各大農業大學等100多家單位,聯合開發用於增加用於增產的糧食種子。

優良糧種問題早在1902年的時候,王辰浩就責令相關部門進行研究了。不過,王辰浩雖然高中時學過生物學雜交水稻,但是早就忘光了,此時想起了後世的高產量的雜交水稻,卻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只好迷迷糊糊的給農業學家們做些提示,不過王辰浩顯然低估了這個時代的科學家們的瘋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