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就在中華帝**攻陷基山的前三個小時,朝鮮皇協軍趁著日軍兵力大量後撤之機,迅速攻陷八代市,並控制了熊本港。
第二天,熊本港內的水雷、暗樁、鐵鎖、鐵網等盡皆被拆除,中華帝國海軍主力艦得以進入熊本港,並對岸上的朝鮮皇協軍提供艦炮火力支援。
在中華帝國海軍強大艦炮火力支援下,朝鮮皇協軍第一軍和第二軍繼續保持吃春藥式的興奮,對撤退當中的日軍窮追猛打。
與此同時,從朝鮮半島趕來的朝鮮皇協軍第三軍和第四軍也抵達熊本港,並迅速登陸八代市,緊跟著前面的第一軍和第二軍步伐,一路猛追下去。
在白川,日軍見朝鮮軍一路窮追不捨,當脫離中華帝國海軍艦炮火力支援時,日軍趁著黑夜中華帝國海軍航空兵艦載機無法起飛的情況下,對一路猛進的朝鮮第一軍實施了一次大規模反衝鋒。
朝鮮皇協軍第一軍先頭部隊猝不及防,三個主力團被日軍第九師團回頭一擊,兩個主力團被打垮,一個給日軍吃掉了。
隨後徐邦傑緊急電令朝鮮第一軍第二軍停止追擊,等待跟第三軍和第四軍會合,並命令第二軍向北推進,準備跟由北向南攻擊的中華帝**主力回師,將佔領區連成一片。
朝鮮皇協軍第一軍遭到重創,金平枚感到非常的惱火,於是下令朝鮮第一軍就地報復,血洗了白川,造成倭國七萬平民被屠殺,十二萬人無家可歸。
由於朝鮮第一軍被重創,使得日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九州司令部立即組織殘餘4萬餘日軍主力,配合6萬預備役軍隊,從新在竹田穩住戰線,並在阿蘇山、連山、長谷山、鷹取山等處構築防禦工事。
從八月份開始,中華帝國組織對日軍阿蘇山、長谷山防線進行攻擊,但由於這些地方地處九州中部橫斷山脈,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上倭國糟糕的鐵路和公路網,除了一條從北九州、福岡到熊本的環九州島幹線鐵路外,再無鐵路可供中華帝國運輸軍隊。而中華帝**對於後勤補給依賴嚴重,卡車、軍用汽車一方面提高了中華帝**的兵力運輸能力,另一方面卻陷入倭國糟糕的路況當中,運輸不便。同時,中華帝國陸軍尤為喜歡155毫米重榴彈炮這種破壞力極強的重型武器,在倭國山區運輸成了難題。
這導致中華帝**對日軍的攻勢銳減,儘管有強大的海軍航空兵戰鬥機支援,但是後勤跟不上導致中華帝**不敢冒進,以至於整個八月份未能突破日軍在九州中部山區構築的防線,並給日軍以喘息時間。
中華帝**在短時間內無法突破日軍山脊防線,於是徐邦傑一方面抽調兵力攻佔整個熊本縣東部,接著向九州西北部的長崎縣、佐賀縣,九州南部的宮崎縣擴張,一個月內陸續攻佔這些地區,戰略九州島四分之三的土地,將日軍壓縮在九州島東北部的大分縣和福岡縣東部地區。
另一方面,徐邦傑向帝國總參謀部請示後,陸續從國內調集軍隊,分別在佐世保港、熊本港、博多港、宮崎港這四大港口登陸,很快在九月中旬前集結了20萬中華帝**隊,另外還有十五萬朝鮮皇協軍。
與此同時,倭國參謀本部也認為中華帝國將重點攻擊九州島,為了保住九州島,守住四國島和本州島門戶,日軍也陸續從本州島抽調軍隊增援。
截止9月中旬,日軍在九州中部和東北部集結了12個師團,8個預備役師團,總兵力五十萬。不過,除了八個主力師團的裝備還算過得去之外,8個預備役師團的武器裝備還不如中華帝國的國民警衛隊的配置。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利益重新分配。中華帝國對倭國開戰,自然少不得是因為利益而戰。
整個八月和九月期間,中華帝**每佔領倭國一座城市,必定進行一番三光政策。由於中華帝國礙於自身的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