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動了9000架次,德國空軍也出動了8000餘架次。

雙方戰至5日傍晚時分時,協約**只向前突破不足10公里,卻至少損失了700輛坦克。

第二天,威廉皇太子開始發動反擊,克羅多也把預備隊投入戰場,於是一次大規模坦克戰展開了。經過激戰,德軍的六個戰車師遭到重創,損失了約700輛戰車,但協約**也損失了800輛坦克。

英法聯軍一路乘勝前進,殺到德軍第二條防線前,但被德第17近衛步兵軍以及趕來增援的德第17戰車軍阻止住了。

12月7日凌晨,協約**再一次發動了進攻,企圖奪取交通樞紐盛利基耶,戰鬥是異常激烈,英法聯軍數次攻入市區,但都被頑強的德軍趕了出來,而德國空軍經過激戰,奪取了庫雷希昂北部地區的制空權,從此給英法聯軍地面部隊以很大威懾。

戰鬥到12月8日,英法聯軍雖給德軍造成很大損失,但德軍依靠強大的裝備和人員素質上的優勢,堅守住了陣地。

在盛利基耶城內,英法聯軍付出慘重的代價後,佔領了大半個盛利基耶,但德軍仍控制著市內一些重要據點,使用英法聯軍無法繼續推進。

12月9日克羅多以1300輛坦克向德軍陣地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結果仍然是一無所獲,此時協約國第9集團軍的攻擊能量已耗盡,克羅多被迫在10日轉入防禦。

英法聯軍於12月17日開始後撤,到23日,雙方基本恢復了交戰前的態勢。

當協約**的攻勢在12月10日被阻止後,德軍決定於12日發動進攻,並以俘虜法皇拿破崙三世,取得色當戰役勝利的德國元帥赫爾穆特?馮?毛奇的名字作為此次戰役的代號。

12日凌晨,德軍向庫雷希昂突出部的協約**陣地實施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炮擊,隨後小毛奇親臨戰場指揮大反攻作戰。英法聯軍則進行著頑強的抵抗,給德軍造成重大傷亡。

15日威廉皇太子大將指揮德中央方面軍的第70、第13和第48集團軍也加入攻擊。此時德國空軍也完全控制了制空權,奧匈帝國匈牙利航空聯隊也在庫雷希昂上空與德國空軍並肩作戰。

地面上,中華帝國總參謀部出現了誤判,以為德國陸軍將會被協約國7000輛戰車軍團徹底打垮,為了支援德國陸軍,中華帝國總參謀部派出大西洋艦隊掩護一支20艘大型運輸船組成的商隊,冒著被法國海岸艦隊發現的危險,在德國控制的法國西北部勒克羅土瓦港悄悄給德國陸軍提供了300輛m10式未縮水版戰車。

德軍在該地區損失的戰車迅速得到補充,而且正式版的m10式戰車攻擊力和機動力強大,迅速獲得地面戰優勢。

克羅多的坦克軍無力阻止裝備了300輛最先進的m10戰車的德軍新建第八戰車軍的其進攻,他意識到失去庫雷希昂只是時間問題。

12月16日,克羅多向協約國統帥部請求放棄庫雷希昂將協約**後撤至“佈雷日”防線,但被協約國統帥部否決。

到了12月25日,東線的俄國國內政局嚴重不穩定,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正在醞釀推翻沙皇統治的行動。東線的沙俄停止了攻擊行動,使得東線德軍不再受到牽制,因此西線的協約**不得不考慮被德軍全線反擊的局面。

與此同時,庫雷希昂突出部的英法聯軍也面臨被德軍合圍的危險。在克羅多的再一次請求後撤後,協約國最高統帥部最終同意放棄庫雷希昂,並調第2裝甲軍斷後,穩定局勢。

12月31日,協約**撤回佈雷納河的“佈雷日”防線,撤退途中,協約**實行了殘酷的焦土政策。

1916年1月5日,德軍攻克了庫雷希昂,並繼續追擊退卻中的英法聯軍,10日攻陷穆萬娜,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