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性轟炸,200架駱駝戰鬥機和30架漢德利轟炸機還未起飛就被炸燬在停機坪內和跑道上,300輛雷諾17坦克被摧毀了大部分,僅剩下不到三十輛被及時轉移開。基地美軍死傷數千人,大部分軍事設施和半數民用設施被摧毀,基地指揮大樓在第一時間被炸塌,包括指揮官在內的參謀部人員全部被活埋。

在隨後的一個星期裡,中華帝**出動了2萬架次的戰鬥機和轟炸機,輪番轟炸埃爾森基地和旁邊的城市費爾班克城,造成美軍官兵和平民死傷慘重。

與此同時,中華帝**迅速修復埃爾門多夫基地,以便中華帝國空軍飛機再次起降和維修。

五月十日上午,中華帝**第33戰車團、37戰車團、步兵第92師經過長途跋涉,沿著阿拉斯加公路逼近費爾班克城。

由於阿拉斯加公路是阿拉斯加州唯一的外界公路,中華帝**控制了安克雷奇,就等於捏死了美軍外逃的通道。

隨著中華帝**逼近埃爾森基地,埃爾森基地美軍自知不敵,又逃不掉,因此象徵性的抵抗了半個小時後,便集體投降。

至此,阿拉斯加美軍全軍覆沒,隨後半個月時間,中華帝**先後佔據阿拉斯加全境,阿拉斯加戰役宣告結束。

美軍先後丟掉了夏威夷、菲律賓和阿拉斯加,使得美國在太平洋方向上的前沿陣地全部丟失,本土西海岸受到嚴重威脅。

儘管美軍在阿拉斯加戰役和菲律賓戰役當中表現非常糟糕,損失非常慘重,但是卻為美軍在本土積極準備贏得了時間。

美軍原計劃調集海陸空三軍增援太平洋,但是考慮到中華帝國控制著巴拿馬運河通道,美軍從大西洋繞道太平洋非常費時間,明知道中華帝**在太平洋上以逸待勞,再去送死就沒有意義了。因此,美軍統帥部最後決定海軍留在大西洋上,太平洋制海權拱手讓給中華帝國海軍。

不過,美國發達的鐵路卻是為美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至五月中旬,美軍已經向太平洋沿岸投送了200萬軍隊。而中華帝**雖然佔據了夏威夷,但本土到夏威夷萬里之遙,從本土陸續出發的中華帝國陸軍透過海路向夏威夷集結非常緩慢,而夏威夷距離美國本土還有3000公里,陸軍不同於海軍陸戰隊,長時間的坐船非常影響戰鬥力,因此中華帝**不得不在夏威夷進行調整。

另一邊,在大西洋上。自中美海軍航母艦隊在百慕大海域激戰後,美軍的航母艦隊遭到重創,而中華帝國海軍僅僅損失了兩艘早期的改裝型航母,主力航母戰鬥群都在太平洋上,沒有任何損失。

為了保衛百慕大基地,中華帝國空軍在一個月內向百慕大航空聯隊調撥了2000多架戰鬥機,協助百慕大守軍防守。

但是美軍攻擊力度非常大,海軍沒有調往太平洋,因此將所有的力氣都撒到百慕大群島上了。

為此,中華帝國百慕大守軍打的非常的辛苦。美國海軍主力艦隊使用大口徑艦炮猛轟百慕大海岸防禦工事,掩護美軍一波接著一波的發動搶灘登陸戰。經過一個月的廝殺,美軍在付出了19萬人的代價後,成功的控制了格雷特灣。如果把百慕大群島看做是魚鉤的話,美軍已經佔領了魚鉤的一半,另一邊魚鉤尾部還在中華帝**的控制下。

美軍登上百慕大島後,同中華帝**展開了陸戰。儘管中華帝**在數量上不如美軍,但是論戰鬥力,雙方差距非常大。中華帝國守軍憑藉堅固要塞工事,配合輕重機槍和火炮,還有飛機支援,壓制火力強大。而且中華帝國海軍潛艇部隊每天都會偷偷的溜進哈靈頓灣,補充兵員、武器裝備和彈藥給養,將傷病員運走,不給基地留下負擔。

激戰一個月,中華帝國守軍傷亡也過萬了。雖然堅守百慕大島北部的中華帝**能夠得到補給,但是整體上補給低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