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號),超神弓型戰列艦25艘(紐約號、德克薩斯號內華達號、俄東拉荷馬號、賓西法尼亞號、亞利桑那號、新墨西哥號、密西西比號、愛達荷號、田納西號、加利福尼亞號、科羅拉多號、
馬里蘭號、西弗吉尼亞號、華盛頓號、南達科他號、méng大拿號、印第安納號、馬薩諸塞號、俄勒岡號、奇爾沙治號、北卡羅來納、緬因號、
密蘇里號、俄亥俄號),戰列巡洋艦16艘(薩克拉門託號、哈特福德號、伯明翰號、塔拉哈西號、亞特蘭大號、那什維爾號、哥倫布號、匹茲堡號、博伊西號、斯普林菲爾德號、印第安納bō利號、得梅因號、
法蘭克福號、檀香山號、聖保羅號、海倫娜號),航空母艦5艘(突擊者號、列剋星敦號、勇猛號、富蘭克林、提康德羅加號),其中勇猛號、富蘭克林號和提康德羅加號為緊急改裝完成的航空母艦,平均載機40架。
另外,美國海軍大洋艦隊還包括42艘巡洋艦,78艘驅逐艦和69艘潛艇。
單從主力戰艦的數量上,美國海軍無疑是非常強大的。儘管美國海軍最強大的戰列艦是搭載17英寸主炮的4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而中華帝國海軍主力戰列艦除了有四艘搭載17英寸主炮的元級戰列艦外,還有4艘搭載18英寸巨炮的明級戰列艦,對美海軍戰列艦構成致命威脅。為此,美國海軍將其全部主力戰列艦20艘神弓型和25艘超神弓型,以及16艘戰列巡洋艦都集中到了一起,期望靠數量優勢群狼咬死虎的戰術取勝。
但美國海軍在航空母艦的數量上卻是遠遠處於質量和數量的弱勢,儘管在百慕大海戰之後,美國海軍意識到了航空母艦的重要xìng,為此開工建造12艘航空母艦,並改裝50艘運輸航空母艦,但是太晚了,在中美雙方主力艦決戰前,僅有三艘航空母艦完成改裝,甚至來不及海試就調給了美國海軍航母艦隊。
美軍的五艘航空母艦跟中華帝國海軍調入大西洋的36艘航空母艦相比,數量差距懸殊。同時,在質量上,中華帝國海軍的四艘峨眉山級航空母艦是秘密建造的中型航空母艦,作戰能力極強,可以同時起降作戰飛機,而美軍的直通式甲板航母無法做到這點,一旦開始回收飛機,就只能被動挨打,這成為美軍航母的一個致命弱點。
同樣,在艦隊防空能力上,美軍在百慕大海戰中吃了大虧,雖然吸取了教訓,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陸續為美軍戰艦安裝了大量的防空火炮和機槍,但是跟中華帝國海軍的專門用來防空的颱風級巡洋艦相比較,差的太多。
在輕巡洋艦和驅獵艦方面,雖然還是中華帝國海軍領先一些,但是優勢並不明顯,雙方勉強打個平手。
在潛艦隊方面,美國海軍潛艇部隊以中華帝國海軍的晉級潛艇作為模擬攻擊物件,但是直到戰鬥開始後,他們才發現對方早已都換成了更加先進的唐級潛艇。
美國海軍部在戰前的策略上處置失當,一會兒主張主動出擊尋找中華帝國海軍決戰,一會兒又擔心沒有海軍航空兵掩護,不敢遠離本土空軍的作戰半徑之外。
這樣一來,當中華帝國海軍從加勒比海進入大西洋時,美國海軍只能望洋興嘆,不敢出去與之一戰。
美國海軍高層平時叫囂著不怕中華帝國海軍,但是當真正要決戰之時,他們就氣弱了。以本森為首的海軍高層認為美國海軍應該儲存實力,只要主力猶在,那麼中華帝國海軍就不敢太囂張。但如果決戰失利,那麼美國將失去制海權,東海岸都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發達地區,一旦海軍戰敗,將難以避免的被中華帝國海軍蹂躪,損失將是天文數字。
由於這些顧慮,美國海軍部最終放棄主動尋找中華帝國海軍決戰的想法,採取避戰保船策略。利用東海岸的海岸防禦系統和空軍來協助防禦近海,不主動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