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mk1a2又稱電磁軌道動能炮。是利用軌道電流間相互作用的安培力把彈丸發shè出去。它由兩條平行的長直導軌組成,導軌間放置一質量較小的滑塊作為彈丸.當兩軌接入電源時,強大的電流從一導軌流入,經滑塊從另一導軌流回時,在兩導軌平面間產生強磁場,通電流的滑塊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彈丸會以很大的速度shè出,這就是軌道動能炮的發shè原理。
mk1a3電熱炮的原理完全不同於上述兩種電磁炮,其結構也有多種形式。採用一般的炮管,管內設定有接到等離子體燃燒器上的電極,燃燒器安裝在炮後膛的末端。當等離子體燃燒器兩極間加上高壓時,會產生一道電弧,使放在兩極間的等離子體生成材料(如聚乙烯)蒸發。蒸發後的材料變成過熱的高壓等離子體,從而使彈丸加速發shè出去。
mk1a4又稱重接炮,是一種多級加速的無接觸電磁發shè裝置,沒有炮管,但要求彈丸在進入重接炮之前應有一定的初速度.其結構和工作原理是利用兩個矩形線圈上下分置,之間有間隙。長方形的“炮彈”在兩個矩形線圈產生的磁場中受到強磁場力的作用,穿過間隙在其中加速前進。
這四個方案都是特斯拉提出的,也只有他才有這個思維能力。不過,他也知道吃多嚼不爛的道理,因此最終選擇了mk1a2電磁軌道動能脈衝炮作為重點研究物件。
當然,特斯拉設計的所謂電磁脈衝炮其實都不大,能量可以說小的可憐,稱之為炮自是他對自己的鞭策,對上面的交代,實際上炮彈只有幾克重而已。原因是以中華帝國當前的技術能力和工業製造能力,根本無法提供強大動能炮所必須的如萬兆焦耳的大容量蓄電池、每秒數千萬轉速的電磁脈衝加速器,以及可以在幾毫秒內將數萬乃至數百萬安培的強大電流注入能量室裡的瞬間開關裝置等。沒有這些強大的裝備,想要發shè可以打到幾千公里甚至可以打到月球上的炮彈是不可能的。
一口吃不到一個胖子,特斯拉終於碰上了他無法解決的難題。於是他縮小蓄電池的容量,降低電磁加速器的速度,降低炮彈質量,縮短導軌長度等方式,研製出可以將10克彈丸用電磁軌道炮加速至1。5公里每秒的初速,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慢慢改良改進。!。
………【第519~520章 BB黨們的希望和M28陸戰之王】………
【萬
mk1a2軌道電磁動能炮只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受限於技術理論的儲備和工業製造能力的不足,就算特斯拉再有才華也做不到。
當然,對於電磁炮的研究不僅僅只有中華帝國一家,其他國家也都在研究這項技術。但他們也同樣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在技術理論和工業製造能力方面更落後,想要讓電磁炮達到武器級別和實戰部署階段更是遙遙無期。
早在1845年,查爾斯?惠斯通製作出了世界第一臺磁阻直流電動機,並用它把金屬棒拋shè到20米遠。此後,德國數學家柯比又提出了用電磁推進方法制造‘電氣炮‘的設想。而第一個正式提出電磁發shè/電磁炮概念並進行試驗的是挪威奧斯陸大學物理學教授伯克蘭,他在1901年獲得了‘電火炮‘的理論專利。
到了1920年,法國的福瓊?維萊普勒發表了《電氣火炮幾乎同時,德國的容克火炮工業公司也成立了電磁研究實驗室,並且研製了用於火炮安裝的電磁加速器。
中華帝國對電磁炮的研究興起是基於對通古斯大爆炸後遺留的星際武器的興趣,是實際見識到了這款超級武器的威力的。而西方各列強國家對電磁炮的研究還停留在科幻層面(被莫西等科幻小說作家們提出的理論所吸引),全靠一股子對合理的科學幻想來提供動力,但得不到zhèng fǔ的經費支援,因此相關研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