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樣,好萊塢便在1923年移民到了中華帝國。立時四年半的時間,到1927年才全部移民完成。在經過慎重選擇之後,決定在鎮北堡西部影視城落戶安家。
在銀川市城區西北郊空曠的荒野,有兩座古代城堡遺址,這就是聞名國內的鎮北堡古城。兩座城堡是明清時期為防禦賀蘭山以北各族入侵府城銀川城而設定的駐軍要塞。鎮北堡也因此得名。當地群眾分稱之“老堡”和“新堡”。據方誌記載,老堡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新堡始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
兩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東,緊鄰沿山公路東側的老堡已被風蝕殆盡,僅存殘牆斷垣,形制尚存。城東西長175米,南北寬160米。向北穿過城中黃土路,是老堡甕城遺址。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新堡城池較完整,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50米,牆體用黃土夯築而成,高10餘米。東面闢有半圓形甕城,城門南側有一斜坡可登城牆。城牆寬5米,牆築砌有1。米高的堞牆垛口。城牆四角原建有角樓,角樓基址依稀可見。
經過協商,好萊塢最終將打造成東西方文化大融合的一座世界頂級的影視城。東西方文化都要兼顧,因此在兩座古堡的基礎分別興建一座東方sè彩的古城和一座西方sè彩的古城,在兩座古堡北面,單獨興建一座現代化的西方城市,在南面則興建一座東方sè彩的現代城市。這樣東西方各有一座古代城堡和現代城市作為拍攝取景之用。
不過。構想是好的,但擺在好萊塢面前的難題是影視在西方世界現在不怎麼吃香,想要生存就得多多的拍攝東方影視節目。因此,西方古堡和西方現代城市的修築計劃一直拖拖拉拉的直到二戰之後才全面建成。而在二戰之前,好萊塢的主要影視作品基本都是關於東方的古今故事,以東方為主的影視節目作為主要營業目標。
西方人並不懂東方文化,因此擺在好萊塢各大影視公司面前的另外一個難題是需要尋找中國影視人才和培訓中國本土的導演、編劇、演員等,而經過討論之後,最終好萊塢的十幾個影視行業的巨頭分別跟中華帝國國內的三十多家大型影視公司合資,組成聯合股份公司。共同掌管好萊塢的建設也運營。當然,這也是中華帝國允許好萊塢移民中國的要求之一,必須一半股份由中華帝國本土影視公司控制。
隨著好萊塢移民中國,加入中國因素之後。好萊塢的影片在中華帝國國內變得暢銷了起來。此時的中華帝國國內,基本每個市縣都有幾家電影院,每天看電影的人們數百萬之多,好萊塢的收入也因此大漲,這令當初一些反對移民中國的國際影視巨頭們終於放下了心。而隨著中華帝國電視機的迅速平民化,人們透過電視可以收看到各種各樣的娛樂節目,這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好萊塢於是加大了資金的投入,除了拍電影外,連續劇、綜藝節目等但凡是吸引老百姓眼球的節目陸續馬。尤其是好萊塢製作大量的連續劇,rì播劇、周播劇、月播劇等形式陸續出現在電視熒屏面。滿足人們rì益增長的娛樂文化需求。
當然,儘管中華帝國富有,電視機陸續走進千家萬戶,但是普及率低於5%的家庭,除了電視機作為新興行業,生產電視機的工廠沒有幾家,產能不足外,價格還不是那麼太親民。同時,中華帝國官方新成立的廣播電視總局只有一個國家公共頻道,因此雖然影視節目很少。但都安排的滿滿的,人們基本可以24小時收看電視節目。
可以說,好萊塢軟實力進入中華帝國之後,無形中成了中華帝國自我宣傳和對外宣傳的一個平臺。甚至很多西方國家,也透過跟中華帝國廣電總局簽署合同。當天中華帝國電視臺播放的節目,經過錄制後。兩三天後將在歐美各國的國家電視臺播放,使得歐美各國老百姓也能夠觀看到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