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能力,想要製造出原子彈來還需要很長的路。法國雖然在法屬非洲殖民地發現了鈾礦,但還無法實現大規模開採,開採裝置和資金受到世界大戰影響暫時還沒有到位。即使開採出鈾礦,從非洲運回本土也很困難,因為德國海軍又開始了在大西洋、地中海上的破交作戰,德國艦隊和潛艇四處襲擊協約國船隻。

可以說,阿爾貝的承諾並沒有保障,不過是他想從英國獲得核技術的藉口和籌碼而已。

同樣。丘吉爾也對英國的盟友有所保留。英國的鈾濃縮技術根本沒有達到他所說的60%,只有30%的水平,距離武器級鈾濃縮還差很遠。

兩個盟友之間相互政治欺騙,而隨後又在資金分配問題上糾纏不清。嚴重影響協約國在核武器研究上的進度。

當然,擺在協約國面前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核武器。畢竟英法只需要不得罪中華帝國,就不會遭到核打擊。英法目前最大的困境是德軍在滅掉挪威和丹麥後,於1939年一月初進攻荷蘭和比利時,準備繞開馬奇諾防線反過來包抄法國。而義大利軍隊雖然進攻不利,但是卻成功的將四十萬法軍牽制在法意邊境線上。而西班牙軍也完成了戰爭總動員,佛朗哥的三十萬軍隊得到了德國和義大利的大批武器裝備,先進的飛機、坦克、大炮正在法西邊境上集結。法國面臨德軍、義大利軍和西班牙軍的三面圍攻的窘境。迫使法國將財政撥款基本上都用在防禦上面,給核武器研發的撥款不足其承諾的2%水平。

而英國除了向法國派遣幾十萬遠征軍,協助法國防禦同盟國的進攻外,英國還不得不擔任對抗德國海軍和阻止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的破交作戰。由於英國已經嚐到了兩次破交戰的苦果(中英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本土賴以生存的海上生命補給線被英國統帥部提升至最高優先順序,英國財政對軍費的支出,70%傾斜到海軍上面,25%傾斜到空軍,陸軍不足4%。核武器投入更是少於0。4%。

可以說,英法兩國各懷鬼胎的聯合起來發展核子武器,但直到二戰結束他們也未能成功的研發出核武器,反而包括中華帝國在內的各國的間諜們都不斷的對其進行破壞。嚴重阻礙了協約國發展核武器的速度。

~~~~~~~~~~~~~~~~~~~~~~~~

為了應對德軍佔領挪威和丹麥給英國造成的巨大戰略壓力,丘吉爾不得不防止德國海軍藉助冰島攻擊英國大後方。因此在挪威陷落後,英國頓時大規模入侵冰島。

冰島的軍力非常的弱。甚至可以在Seyeisfj?reur峽灣腳下戰鬥的只有一艘名叫艾爾?格里洛號(ElGrillo)的十七世紀的風帆巡洋艦。結果,在強大的英國海軍面前,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的18英寸巨炮轟然響起,一炮便將她擊沉,只剩下一個黃油箱飄dàng在海灣。

冰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軍隊,英軍很順利的登陸。

當英軍砸毀冰島國家電信公司的大門後,向冰島首相赫爾曼?喬森發出最後通牒。赫爾曼只好屈服,旋即叮囑國民應待兵如客,而英方也答應對損壞的大門進行賠償,冰島戰爭立時不到四個小時便結束了。

相比歐洲其它首府受到的轟炸和武力破壞,冰島人逃過一劫,反而逐漸開始向英軍售賣魚類海產,更是有了“給英國佬幹活”一說。全冰島的人湧入首都,只為求一個給英軍打工的機會,包括英軍在冰島的基地建設專案。冰島人通常把二戰視作冰島走向現代化的開始,直至後來很多年“福戰”……都是冰島人對二戰的代稱,與歐美大陸對二戰的痛惡之情大相徑庭。

然而二戰卻給冰島留下了另一種傷疤。英軍登陸不久,冰島的《晨報》就做出報道,發現冰島妙齡少女似乎對英軍一見傾心,而這不僅嚇壞了本地人,也讓英國士兵十分意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