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陸續開進英國,中華帝國zhèng fǔ不得不考慮到在英國的帝**人們的安全,因此破例向英國派遣了無線電干擾飛機和電子雷達干擾艦,用以干擾德國的導彈無線電指引訊號。

在中華帝國的大力支援下,德國的飛彈迅速失去了準確度,誤差迅速擴大至11~33公里,連續一個禮拜的導彈攻擊,數千枚導彈只有十幾枚落在了英國倫敦、朴茨茅斯等幾個城市的市區內,只造成幾十人傷亡。於是德軍的冰雹飛彈攻擊行動失敗,已經喪失了攻擊價值。

德軍計劃不得不在隨後一個星期裡放棄使用冰雹飛彈,但這並不代表德軍放棄使用飛彈攻擊英國。在德軍的噴氣式戰鬥機沒有全面部署的情況下,德軍避免跟聯合**進行空中決戰,因此向在英國的聯合**發shè導彈進行攻擊就成為了最好的辦法。

………【第648章 決戰大西洋之反輻射導彈】………

一個月後,德軍的“冰雹”計劃再次復甦。

為了對抗中華帝國在英倫三島上修建的大型雷達站系統,德國空軍在派出多波次的機群使用各種方式對其發起進攻都均告失敗的情況下,德軍又尋找到了從技術上提升冰雹導彈抗干擾能力的突破口。

在數百名德國頂尖火箭和訊號專家們的積極努力下,德軍在冰雹導彈上加裝了被動雷達引導頭,使其成為最理想的反幅shè(反雷達)導彈武器。

儘管研發倉促,在20次試驗中,失敗十五次,只有5次成功,其中有兩次準確無誤的擊中目標,誤差竟然在2米以內,這給德軍提升了強大的自信心。

很快,德國統帥部迅速下令批次生產新式被動雷達導引頭,並對德軍現有的兩千多枚冰雹導彈庫存進行升級。

反輻shè導彈又稱反雷達導彈,是指利用敵方雷達的電磁輻shè進行導引,從而摧毀敵方雷達及其載體的導彈。在電子對抗中,它是對雷達硬殺傷最有效的武器。

這種反雷達武器技術原本是在四十年代末才會出現的,但德國被中華帝國逼得無路可走,迅速爆發出了強大的軍事科技潛力,新改進的冰雹導彈完全是針對中華帝國在英倫三島建立的大型雷達站而展開的導彈攻擊的。

德軍能夠迅速研製出反輻shè導彈,一方面是被中華帝國給逼得。另一方面則是德國在英國的間諜無孔不入,以至於中華帝國在英國的雷達站的雷達輻shè引數等機密資料亦被德國OKW情報局所掌握。

冰雹改進型導彈發shè前要對目標進行偵察,測定其座標和輻shè引數。發shè後,其導引頭不斷接收目標的電磁訊號並形成控制訊號,傳給執行機構,使導彈自動導向目標。

聯合**並沒有想到德軍的導彈能夠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進行了大水平的xìng能提升,並且是專門針對英國境內的大型雷達站而設計的,使得聯合**的雷達站遭到嚴重破壞。

從7月11rì至7月15rì。在英倫三島上的三座大型雷達站、七座中型雷達站和433座小型海岸雷達站盡皆遭到德軍新型導彈的襲擊,超過70%的雷達站設施被摧毀,使得駐紮在英國的聯合**失去了強力的雷達系統的保護,到處都是防空漏洞和雷達盲區,戰鬥空門大開。

當德軍從OKW情報局獲知聯合**的訊息後,決定繼續維持冰雹作戰計劃,並且重啟海獅行動計劃。希特勒從德國、義大利抽調了大批的架轟炸機。重新部署到英吉利海峽,恢復對英國本土的大規模轟炸行動。

16rì上午。美德聯軍出動了4120架轟炸機。在3040架戰鬥機的護航下,計劃越過英吉利海峽,直奔倫敦。

聯合**英吉利海峽防空指揮部透過僅有的幾個雷達站發現了來襲敵機,並迅速上報聯合**總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