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幾年廚藝,但是隻是會做自己和母親喜歡吃的那幾樣,而且也不能說是什麼*的美味。現在一定要學一門技術防身,以備將來能夠混口飯吃,而廚藝也算是自己所愛,所以打定主意也想要拜師。但是廚師們一般都不想收女弟子,因為女人勁兒小,像是珍彩現在的樣子,恐怕連勺都掂不起來。珍彩便求小狗子,小狗子又求他的師傅。
起初,張師傅也是不願意的,但是見珍彩做的桂花糕也算有模有樣,而且雖然每日對珍彩的殷勤視而不見,可她對張師傅端茶送水仍毫無怨言,毫不懈怠,在堅持了一個月之後,珍彩正式拜師了。
珍彩拿著香,對祖師爺伊尹磕頭,然後向師傅張正磕頭,隨後是師伯和師叔磕頭,又拜見了師兄們。禮成,珍彩成為了正式的學徒。
“俗話說‘老陰陽,少廚子,’作為廚師,一定要有健康的體質。因為它工作量大,而且較為繁重,需要付出很大的體力。否則無法承受,這也是我不願收女弟子的緣故。”張師傅頓了頓又說道:“我們做在人前,吃在人後,甚至忙起來,連一頓完整的飯都吃不上,加上還要經受爐前高溫,油煙燻烤等,需要很強的耐受力。即‘四得’。”
“師傅,何為‘四得’?”珍彩問道。
“‘四得’即飽得、餓得、熱得和冷得。”張師傅說道。
“師傅,我能做到的。”珍彩自信的表態。
“記住你今天說過的。你去擇菜,洗菜吧!”
“擇菜,洗菜?您不教我怎麼做菜嗎?”
“菜都選不好,如果能做美味啊。”
“對哈,謝謝師傅,我馬上去。”
。。。。。。。。。。。。。。。。。
附:關於伊尹
伊尹據說是河南汴州人,他母親居住在伊水邊,懷孕後,有一天,夢見一個神人和她說,如果你有一天看見石臼裡冒出水來,你就馬上往東跑,千萬別回頭看。
有一天,伊尹的母親果真發現石臼冒水了,於是她就趕緊向東方跑,一直跑出了十幾裡地,她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這一看不要緊,她身後成了一片汪洋,而她自己也成了一片桑樹林(也有的說,她成了一棵空桑樹)。她成為桑樹林的地方,當時叫有莘國,這個國家的採桑女們在林中發現了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把他獻給了國君,國君給這個嬰兒起名叫:伊尹。伊尹慢慢長大以後,逐漸顯示出才華過人。
後來,有莘國的國王為了和商湯搞好關係,把女兒嫁給了商湯,而伊尹就作為女兒的陪嫁來到了商,並且成為了商的宰相,最終輔佐商湯完成了統一的大業。那麼,為什麼大家尊伊尹為廚師的祖師爺呢?據說商湯第一次接見伊尹向他請教興國大計的時候,伊尹就從簡單的烹飪道理入手,給商湯講了治國的道理,就是烹飪要“知味”,治國要“知人”;烹飪要“調和”,治國要象烹飪中的“調和”一樣來處理好國家大事,商湯聞之大喜,於是,就拜伊尹為相。
一個陪嫁奴隸,靠烹飪的理論和知識獲得了宰相的高位,難道還不能成為廚師的餓祖師爺嗎?後來,商湯派伊尹進入夏,伊尹在夏的一系列政治、軍事、外交、間諜工作都是在廚師的職業的掩護下進行的,所以更成為後世尊伊尹為廚師的祖師爺的有力註腳。
9 特別的生日禮物
珍彩開始從擇菜、洗菜學起。然後又學習刀工,它主要有十二種刀法:切、片、削、剁、剞、劈、剔、拍、剜、旋、刮、食雕。練習刀工是最學廚時苦惱的,在練習切的時候,珍彩就有兩次切到了手。
漸漸地,就到了康熙四十四年,珍彩已經十四歲了。在這幾年中,廚藝學習總是苦樂參半的,不過珍彩的收穫也頗豐——廚藝漸長。師父說:“小彩天生聰穎,再過上幾年,就能出師了。”這已經是對珍彩的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