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南市賢德居中,賀蘭周極其不可思議地望著桌子上的那塊豬油,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幾乎以為李賢在開玩笑。而李賢哪裡顧得上他的反應,在那裡使勁琢磨著當初看過的幾本趣味物理冊子,但絞盡腦汁也就只記得那麼一星半點。
一抬頭見賀蘭周依舊是個木頭人,他頓時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那瓷器看上去精美華麗,不是用陶土燒的麼?那麼蠟燭自然不見得非得用蜜蠟製作。你找幾個人好好研究研究,橫豎這年頭豬肉便宜得很,若是能從這上頭下手,蠟燭自然更廉價,到時候還有誰用油燈?你記著,這不是給達官貴人用的,是給百姓用的,能做出來就行。”
給百姓用的?那一支能掙幾個錢,和扇子的暴利能比麼?
賀蘭周心裡嘀咕,這臉上卻不敢露出來,趕緊連聲答應。而李賢卻不管他想那些有的沒的,又指示用燭芯用三線。說到這裡,他冷不丁又想到了棉花,立刻拿過紙筆在上頭寫寫畫畫,畫完之後便遞給賀蘭周,問他是否見過這種植物。
“這似乎我在隴右,也就是高昌舊地看到過。”賀蘭老頭果然是曾經走南闖北見識多多的人,一眼就認了出來,但面上卻有些為難,“這是草棉,雖說可以紡紗織布,但脫籽不易,所以人們大多不太重視,殿下怎麼忽然想到這個?”
看來,文科出身果然是不如理科,搞些發明創造真難!李賢深深嘆了一口氣,暫時絕了提高生產力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就算這棉花搞出來了。他到哪裡去找人改進紡車?
當下他便擺了擺手,示意賀蘭周先去找人搗騰出油脂蠟燭來再作計較。至於那厚厚的賬本,他則是沒有半點過目的架勢,聽了個大概數字就直接走人了。以前是擔心錢少不夠用。現在錢多了,他反而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洛陽城中河渠眾多,秋日涼風送爽。這臨河的宅院自然是分外宜人。李賢一進通利坊地李績別院,就有僕役熟門熟路地把他帶到了臨通濟渠的後花園,不消說。老狐狸李績正在那裡半夢半醒地躺在玉石躺椅上,那樣子哪裡像什麼朝廷重臣,根本就是個鄰家老爺子。
“師傅!”
李賢看到旁邊還預留了一個位子,便上去毫不客氣地佔據了其中一個,然後開口喚了一聲。好半晌,他才看見李績勉強睜開了眼睛。那似乎有些渾濁的目光在他身上兜了老大一圈,眼睛最後又閉上了。
()免費電子書下載
“你是來問長孫延的事情?”
“這事情哪裡用得著麻煩師傅,我只是有一件事想來打探打探。”李賢一句話說完。便只見李績忽然雙目大開,內中驀地閃過一抹精光。見此情景,他趁勢笑呵呵地問道,“聽說東邊那個高句麗王,似乎身體不太好?”
李績是什麼人。聞絃歌知雅意,登時沒好氣地看了李賢兩眼:“泉蓋蘇文如果一死。這高句麗登時就要大亂,海東也就要打仗了,這事就是三歲小孩也知道。不過。我朝出兵必定要有大義名分,就像昔日新羅王請求我國出兵一樣。打仗我倒是不擔心,怕只怕……”
李賢跟著李績當了那麼多年地徒弟,當然明白這位師傅的擔憂——這年頭大唐軍士的戰鬥力自然沒得說,但是軍紀卻大大不如當年,與此同時則是府兵制地漸漸敗壞。前幾天他還在老爹那裡聽到過,海東帶方州刺史劉仁軌洋洋灑灑上了萬言書,句句都是說海東兵事,其中就有說府兵制敗壞的。當然,那位老劉的重心卻是力陳大唐不可撤軍,其他地都是末節。
“對了,那個新羅公主金明嘉聽說是海東第一美人,怎麼沒見你和她有什麼進展?”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李賢正在愜意地喝著僕役給李績準備的葡萄酒,話一入耳差點沒被嗆死。好容易止住了咳嗽,他便用一種古怪的目光瞧著李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