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懶。

皇帝不管事,自然要將許可權下放,因為必須得有人幹活,不然這國家機器就徹底癱了,畢竟決策權只在皇帝手中。

而要斷絕後世之君的懶,那難度是有點大的。

不對,應該是煉獄級難度。

畢竟隨便往後一看,抱奶媽的、開豹房的、修仙煉丹的、瘋狂嗑藥的、一心幹木匠的……

“仙師為何生笑?”

小朱越發疑惑,在他看來,既然這批紅權惹出這麼多禍事,那就直接廢了這所謂的批紅權,手中握權、一了百了。

“唉。”

“這孩子雖聰慧,但還需要磨鍊。”

老朱看了眼朱瞻基,雖有讚賞,但也有些不足。

“嗯,父皇說的是。”

老朱棣點了點頭,隨後看向大胖。

“高熾,今日起,你帶著瞻基一同處理政事,每三日朕要抽查一次。”

話一出,朱瞻基愣了。

我特麼的就問了個問題,怎麼就要上崗幹活了?!

“兒臣遵旨。”

朱高熾瞥了眼身側的好大兒,心裡樂笑了,這小子估計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就攬上活了。

不論是老朱、還是老朱棣,哪怕是監國理政十數年的朱高熾,都是政治老手,他們看待朝廷的目光與普通人截然不同。

帝王術之一,平衡。

老朱的做法,是全部蕩平,一力破萬法。

朱棣的做法,是以廠衛為刀懸在百官頭上,強制平衡。

而往後的君主,隨著文臣做大,必然要啟用另外一股勢力,用以制衡文官,而這股勢力可以是外戚、可以是武將、也可以是宦官。

斷了批紅權,還會有其他的權名出現,這玩意根本無法徹底斷絕,畢竟後世之君,難免出現幾個不管事的。

與其等到野蠻滋長,不如從一開始就直接制度化。

經過季伯鷹這一番講解,老朱也釋然了。

相比之下,啟用宦官,最起碼能夠保障皇權,因為大明的宦官再專權也與唐有本質不同,那就是明宦無軍權,且宦官之權完全依附在皇權之下。

而外戚如楊堅、武將如趙匡胤,這哪怕是出一個,大明也得完犢子。

再就是因為司禮監的批紅權是完全依附在皇權之下,所以只要皇帝想管事,一句話的功夫,隨時都能夠將權力收回。

比如崇禎上位之後,殺魏忠賢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比起從外戚武將等人的手中收回權力,從這幫太監手裡拿回權力簡直不要太容易。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從源頭最佳化,解決bug。

“老朱,有答案了?”

季伯鷹看向身邊的老朱。

只見老朱皺緊著的眉頭慢慢鬆了下去,深吸一口氣,微微點了點頭。

“既然懂了,你的問題就此打住。”

“接下來還有點時間,我找朱棣處理點小事。”

‘小事?’

老朱神色頓時認真了起來,在老朱看來,但凡是季伯鷹口中所說,皆無小事。

“仙師直言,但凡是朱棣能辦到的給您辦,辦不到的想辦法也給您辦了。”

一旁的老朱棣當場拍板。

“無礙,小事而已。”

隨後,季伯鷹目光望向了朱瞻基。

正在愁往後沒時間玩的朱瞻基,突然感覺到一陣灼熱,下意識望去,只見四雙眼睛盯在自己身上。

朱瞻基心裡那叫一個苦。

為什麼今天都盯著我?我臉上有花嗎?

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被萬眾矚目的朱瞻基,自幼就習慣了被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