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城外泬水從章城門引入,入宮後則是稱“明渠”。

滄池居中,有一漸臺(假山),高十丈。

此刻。

在這滄池之畔,剛登基三年的漢景帝劉啟負手漫步著,儼然是心情大好。

他接連下詔,已經連續削了好幾個諸侯王,朝廷收歸了大量的封國土地,正在朝著徹底削藩的終極目標大踏步邁進。

“朕已命使臣前往吳國宣詔,削去吳王劉濞的豫章、會稽二郡。”

“先生覺得,吳國之後,該削何王之地。”

話音落。

跟在劉啟身邊的晁錯表情一頓,原地蚌住了,心中有苦難言。

‘陛下啊陛下,您這是把微臣硬生生的架火上烤啊!’

‘我只是勸你削藩,還重點說了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沒讓您一刀切的削這麼快啊,吳王劉濞那是什麼人?您老人家當年把吳王世子都給砸死了,您爹在的時候,人家就已經敢十幾年不上稅了,現在什麼鋪墊都沒做就要削人家的地,這不是逼人造反?’

‘您下詔之前,怎麼就不跟我打個招呼呢?’

見晁錯臉色有點難看,劉啟很是關心道。

“先生,朕最近聽聞你腰不好,可否去看了醫者,若是不濟事,朕派幾個宮中御醫去你府上。”

晁錯暗自咂舌,摸了摸自己的老腰(約莫半月後,晁錯被漢景帝劉啟腰斬於市)。

“謝陛下關心,臣無礙。”

接著。

劉啟腳步一停,面對著清澈滄池,長嘆一聲,似是埋怨道。

“昔年太祖高皇帝分封諸王,實乃是大錯特錯之舉。”

“朕著實想不通,太祖高皇帝英明一世,為何會出此昏招。”

聞言。

旁側的晁錯一頓。

‘陛下你這是飄了啊!太祖高皇帝都敢罵?!’

連聲道。

“陛下慎言。”

不敬祖宗的話,可不能亂說。

“呵呵。”

劉啟淡然一笑。

“先生不用怕,此處只有你我君臣二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難道還能被高皇帝聽去不成。”

嗒。

忽而。

劉啟感覺自己的肩膀,微微一沉。

嗯?

眉頭霎時皺起。

他是大漢天子,這普天之下,哪個吃了豹子膽誰敢搭他劉啟的肩膀?

剛欲轉身。

砰。

劉啟只感覺屁股湧來一股大力,還未等反應過來,整個身軀已然是猛的往前栽去。

咕咚。

冬瓜落水之音。

好在,劉啟顯然是會水。

在經歷短暫的幾秒掙扎之後,腦袋從水裡冒出,扒著池岸,暴怒喝道。

“汝為何人,大膽如斯!”

“朕要誅你三族!”

劉邦看著浮沉水岸的劉啟,冷著臉蹲在岸邊,一把摁住劉啟的腦袋,將他往水裡一摁。

咕嚕咕咕嚕…

水泡,嘩嘩嘩的往上冒。

“乃公是你爺!”

微微鬆勁,劉啟腦袋浮出水面,剛欲開口,劉邦又是一個下摁。

“誅乃公三族?你個不孝的崽子!”

咕嚕咕嚕咕咕嚕…

反反覆覆七八次,劉啟已經麻了。

“兄長,這要是把劉啟弄死了,這方時空豈不是就廢了?”

老朱和季伯鷹站在這旁側。

若是劉啟在這個點死了,登基的就是劉榮,往後也不會有漢武大帝。

因為降臨之際,季伯鷹就讓小黑開啟了「360°守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