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香積寺之戰!李亨:怎麼這麼多大砍刀!(第3/6頁)
章節報錯
回想起那八分鐘所見的慘烈廝殺,則是都倒吸一口涼氣。
“時至今日,我才明白,為何唐軍得以無敵於天下。”
“若我大明之軍遇上唐軍,恐也無勝之機。”
老朱棣深吸一口氣,長嘆開口。
能讓在武功上素來驕傲的永樂大帝說出這樣的話,可見確實被唐軍的悍不畏死給震撼到了。
讀史千遍,不如親眼所見一次。
老話說得好,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這幫唐軍,全然就是一幫不要命的玩意,打內戰都能這麼狠,這要是打對外戰爭,不得把對方祖墳掘了才罷休,難怪唐初之時,天下無國敢與大唐叫板。
其他大明子孫,諸如武宗朱厚照這幾個尚武天子,一個個都是沉凝著眉頭,皆是點了點頭。
顯然,他們都是很認可老朱棣方才所說的這番話。
而老朱棣所說的,也確實無錯。
縱觀歷代所有王朝,從商周到元明,真正能夠做到無敵於天下的,只有唐軍。
唐初之際,大唐聖人威震四海八方,大唐周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與大唐爭鋒,就連草原上的那些遊牧民族都不敢騷擾大唐邊境,一個個只能跪著俯首稱臣,高呼天可汗。
季伯鷹瞥了眼這身後這幫人,眸光掠起,稍加思索,腦海中掠過一些相關香積寺之戰的資訊。
關於這香積寺之戰。
會打的這麼慘烈的原因有很多。
但最為主要的,還是肅宗李亨急於收回長安,急於穩定自己屁股下的帝位。
自北上靈武登基稱帝之後,在李亨的面前擺放著兩種平叛策略。
第一種,被稱為布衣宰相李泌所提之彭原對策。
李泌所提之策,大意就是讓肅宗暫且不管長安、洛陽兩京,不急著恢復京師,而是轉而讓郭子儀率軍入平河東,李光弼守太原、進大同,皇帝李亨則是親鎮鳳翔,三路軍對叛軍進行來回拉扯,就像遛狗一樣來回遛,俗稱打游擊,待到叛軍疲乏鬆弛之際,諸軍同出,一舉覆滅叛賊老巢范陽(幽州、今北平)。
第二種,這是李亨自己擬定的策略,收攏當下一切能收攏的兵力,不顧一切,收歸長安。
如果採用李泌所提的第一種策略,一旦策略全面成功,將徹底平復大唐藩鎮之亂,大唐往後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也將大機率不會發生。
但是,第一種策略對肅宗李亨來說,時間耗費太長,期間充滿了難以預料的變數。
他本就是亂世登基的天子,於靈武自立稱帝。
雖然後面得到了來自於蜀地太上皇送來玉璽的認可,但這會身處蜀地的太上皇依舊是在發號施令,比如遵從太上皇之命,節制江南諸道的江陵大都督永王李璘就不聽自己號令。
只要自己一出現什麼問題,太上皇立馬可以站出來廢了他。
並且按照李泌對這個戰略的落地預估,這個戰略完成需要持續兩年之久。
問題是,這兩年的軍費,從哪裡來。
李亨靈武稱帝之後,首先是看了一下自己的腰包,簡直比自個的臉還乾淨。
再縱望一圈天下,想著搞點錢來辦事,可是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頓時心頭拔涼。
隨著長安和洛陽的兩京失守,肅宗徹底失去了在關中和中原地區收稅的可能,至於河北地區,那是安胖子的固有地盤,想從河北收稅已然是做夢,而豐饒的川蜀地區的稅收,被他的親爹太上皇給百分百截留了,畢竟太上皇在蜀地還要瀟灑的。
再看山西這片地區,這一片當下正處於唐燕兩軍交戰的前線,百姓到處跑路求生活,自然也是無法正常徵稅。
想破了腦袋,盤了一圈下來之後,李亨發現唯一穩定的稅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