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計算,以平均一人生五子的速度,一位皇帝生五位親王,這五位親王的子孫傳承至奉國中尉,前後共計多少宗室子弟需要朝廷供養。”

隨著季伯鷹話語出口。

包括老朱在內,阿標、朱老四、小朱四,腦仁裡的CPU都快燒炸了。

最後老朱和朱老四以及小朱四都放棄了,這種計算能力顯然已經超越了他們的執行記憶體。

三人都是凝望著朱標,這位老朱家當前最有學問的太子殿下。

‘都盯著我幹嘛?!’

朱標暗自咂舌,心想自個讀的是先賢書、聖人言,又沒學過珠算,哪裡算的來這麼複雜的玩意。

掃了眼這四人,季伯鷹也懶得等。

“五的七次方,共計78125人。”

“這還是最為保守的估計,畢竟以你們老朱家的生育能力,丟擲極個別的特例之外,一人生七八個兒子不在話下。”

這也是實在話,那年代又沒有計劃生育,這幫宗室子弟也沒有生活負擔,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活著的唯一任務就是傳宗接代,使勁造人。

莫說八九個,有些狠得,那簡直就是個活脫脫的種豬。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於弘治二年薨逝的慶成王朱鍾鎰,共生了44個兒子,這讓一生只育有二子的明孝宗朱佑樘都為之稱奇,而朱鍾鎰的兒子朱奇湞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貨生了100個兒子,而且還是錄入了宗室名冊的,不算在外的私生子。

光是朱鍾鎰和朱奇湞這爺倆,三代下來就為朱家開枝散葉上千人。

“如果按照一父六子來算,那就是28萬人。”

這個數字一出口,老朱四父子瞬間石化了。

季伯鷹掃了眼震驚的老朱四人,沒有停下,抽了口煙繼續說。

“我們再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以男子十八歲生子為平均基數,傳承八代,需要歷經144年,也就是說,一個親王受封之後,他的子孫要歷經144年才會歸為閒散宗室。”

“當然,這個數字可以降低,比如把爵位等級壓縮至六級,那就是108年。”

一方面是驚訝季伯鷹的計算能力如此之強,另一方面這是驚駭這個數字的暴漲這般恐怖。

尤其是老朱,他現在已經有十九個兒子了,而且從季伯鷹處得知,自己最後會有二十六個兒子,按照這個比例推算,那豈不是說一百多年後,自己就有近千萬朱家子孫。

太恐怖了!

老朱想想就頭皮發麻,養不起,根本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