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咔擦了。

而且朱棣在培養朱高熾的同時,連帶著太孫朱瞻基,也一起培養了。

這樣的做法,就是直接保證了朱棣駕崩之後的兩代帝王君權的平穩繼承,不受任何臣屬干擾。

至於第三代,實在是壽命所限,不然以朱棣的脾氣,說不定就得出個皇太重孫,得永樂帝親自教導,朱祁鎮或許也就不會那麼廢。

可是到了朱瞻基這裡,一切就開始逐漸變了。

朱瞻基以三楊託孤,開啟了文臣時代,直接讓文臣勢力在正統年間瘋狂崛起,再加上土木堡之變導致的勳貴集團崩塌,文臣集團在朝堂上再無對手。

並且從朱瞻基開始,後世之君的各種託孤大臣就開始興起了,都快成了皇帝駕崩前的常規操作,彷彿不託個孤就沒臉下去見祖宗一樣。

每託孤一次,就得出個把權臣,文臣勢力就得集體往上攀一個階梯。

而且對於接班人的培養,後世帝王也是越來越敷衍,或者說是刻意不去培養。

比如堡宗對朱見深的培養,幾乎是零,畢竟朱祁鎮自己那兩把刷子都搞不定。

而朱見深對朱佑樘更幾乎是放養,差點還把朱佑樘給廢了,朱佑樘仁兄從小到大連活著都很艱難,更別說像朱標和朱高熾朱瞻基那樣提前接觸權柄,過一把實習天子的癮。

他要是敢動這種念頭,估計第二天就得搬出東宮去詔獄裡打地鋪。

往下,朱佑樘對朱厚照,那就更不用說了。

唯一的獨子,寵上天。

至於朱厚照,他壓根沒有接班人的煩惱。

哪怕是鬼才嘉靖神仙,也不知道某一天腦子裡抽什麼風,竟然相信了二龍不可見的鬼話。

從那天之後,至死都沒有再見自己兒子一面,從沒體驗過父愛的隆慶小可憐,連太子的名號都沒有,最後還是以裕王之位登的基,更別說得到什麼實習機會。

再往後,也沒有幾個正常的。

“兄長所言,甚是有理。”

“咱要把這條寫入祖制之中!”

老朱凝重的點了點頭。

“當然,以上說的是最順利的情況,那就是兒子夠多,時間允許。”

“除此外,還有兩種可能的情況發生。”

“第一,君王早崩,儲君年幼。”

“第二,無子。”

季伯鷹的這兩句話出口,就差直接點朱瞻基和朱厚照的名字了。

當然,景泰帝朱祁鈺也在很認真聽,因為他也沒兒子了。

不過他現在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季伯鷹已經為他擇定了接班人,那就是侄子朱見深。

對於這一點,他反正兒子都死光了,並無太大意見。

“在解答之前,你們要記住一點。”

“君權的平穩傳承,讓大明這艘船平穩行駛下去,才是最終的關鍵目的。”

“故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定要做出一些退讓和犧牲,甚至是你們自己的社稷。”

季伯鷹掃過眾人,尤其是看向朱瞻基和朱厚照。

“你們首先要考慮大明,再考慮自身。”

“這一點,很難做到。”

“我素來是不提倡定祖制,但是在這件事上,必須以祖制而定。”

季伯鷹目光定在老朱身上。

“以祖制而定:為儲君者,必須年滿十四,不滿十四者,不可繼承君位。”

“且儲君正位東宮之後,必須監國一年。”

古制:皇帝年滿十四,即可親政。

雖然不排除十一二歲,甚至八九歲就擁有超人智慧的神童帝王。

但那畢竟是少數特例,以年齡作為界限,再加上確保儲君得到監國的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