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地答應了韓馥的請求。
第五十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
距離上次韓馥府上的不歡而散,已經有些時日了。
上一回,劉大公子很不講究地半途離席,狠狠地掃了袁紹外甥高幹的面子,這次竟然又恬著臉出現在了高幹的面前。
也不知韓馥是出於怎樣一種考慮,袁紹明明已經撕破臉跟張郃狠狠地幹起來了,可身在高邑城內的高幹卻沒有事情,依然作為韓馥的座上賓客,受到禮遇。
或者,韓馥也知道“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句江湖黑話?又或者人家高幹的名字取得好,天生就是當高階幹部的命,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開啟“物理攻擊免疫”的光環?
今日大廳之中的坐席佈置與上次有所不同,韓馥右手側的主賓之位被空了出來,然後高幹緊挨著這個空位坐下,而劉和則坐在韓馥左手側的第一個位置坐下,恰好是上次高幹所坐之位。
高幹的右手邊依次坐著荀諶、郭圖和辛評三人,如此一來,加上空著的那個位置,便有五個人坐在韓馥右側。
劉和的左手邊則空了一個席位,然後再過去則坐著審配、閔純和耿武三人,算起來倒是與對面旗鼓相當。
審配,字正南,冀州魏郡陰安人,為人性烈,耿直較真,放在後世而言,便是那種容易犯二的傢伙。
後世對於審配此人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讚揚其忠誠正直,也有人詬病其專權少謀。不過從他能為袁氏死節一事來看,此人也算是忠烈之輩,值得人們尊敬。
三國時代,謀士更換主子的事情比比皆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從一而終,誓死追隨。比如有名的王佐之才荀彧,便是先投在袁紹帳下,然後發現袁紹不行,立馬炒了老闆的魷魚,轉而來投曹操。又比如毒士賈詡,先是在段煨帳前,然後又去了李傕帳前,後來又輔佐張繡,再後來才投到老曹的帳下。
這倒不是說那些換了主子的謀士就是人品不佳,畢竟這個時代的大環境和官場風氣便是如此。有道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為了那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諸侯而死節,有時候實在是不值當。
這個時代讀得起書的人本來就少之又少,而能在讀書人當中出名掛號的就更加鳳毛麟角,要是動不動就陪著主公殉死,那也太奢侈浪費了一些!
因為審配脾氣太臭,韓馥其實一直不怎麼喜歡他,這次是聽從了劉和的建議,臨時將他請了過來,專門對公孫瓚和袁紹的人瞪眼睛的。別看歷史上審配曾為袁氏死節,但他在當初韓馥讓冀州的時候可是堅決反對和抵制的。
也就是說,審配這種人只對事而不對人,他在韓馥手下做事,便忠於韓馥。等韓馥帶著大家一起投效袁紹時,他也順其自然地跟了過去,之後更是以死拒絕曹操的招降。若是韓馥不願投靠袁紹,死戰不退,估計審配也能陪著韓馥去死。
鑑於審配的這種個性,劉和也就省去了招攬他的心思,今後若想收審配,則必須將韓馥先收服,否則這貨就要一心求死。
挨著審配而坐的閔純和耿武兩人,乃是韓馥帳前部將,其中閔純任騎都尉,耿武則任步兵都尉,在名人輩出的三國時代基本上屬於打醬油、領盒飯的一類人物。
不過這兩人也曾幹過一件大事,那就是當韓馥投降袁紹之後,他倆還是不願意,竟然在城門之外埋伏了刀斧手,打算對進城的袁紹來一刀子。奈何袁紹帳前大將顏良實在厲害,不僅看穿了兩人的意圖,而且還動手將他們當場斬殺。
高幹旁邊的空位是給關靖預留的,而劉和旁邊的空位則是給沮授預留的。如此看來,靠著劉和這邊坐下的幾人都是堅定的主戰派,基本上屬於那種刀架在脖子上不縮頭的狠人,而高幹那邊則坐著對冀州有所企圖的一夥人。
韓馥今日如此安排,分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