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親自委任的“文宣隊長”在進駐涿縣的這半個月內,真的會變戲法,硬是為劉和搞出了三千人馬!

徐邈當初率隊來涿縣的任務原本簡單,就是帶著己方在陽鄉之戰中受傷的近千士兵以及被公孫越拋棄了的一千七百餘名傷兵進入距離小城陽鄉最近的大城涿縣就食和養傷。為了護送這兩千多傷兵,徐邈又從五千多全須全尾的俘虜當中挑出兩千態度積極的作為腳伕,路上照顧傷兵,跟著他一起去涿縣。而為了看管這兩千名臨時充當腳伕的俘虜,鮮于輔又撥給徐邈五百騎兵作為護衛,也一起跟著他去了涿縣。

除了帶著這些傷兵來涿縣養傷,徐邈還帶著三千匹戰馬。這些戰馬可是最重要的戰利品,不僅一路上可以馱運傷兵,到了涿縣還得被人精心照料著,隨時等候劉和的啟用。

也就是說,徐邈最終進入涿縣時,一共帶著超過五千人和三千五百匹馬!

怎麼還多出來了五百匹?護衛徐邈的五百名騎兵也得騎馬啊!

徐邈帶著如此龐大的一大群人馬闖進涿縣,頓時給這座郡城造成了很大的供養壓力。幸好年前因為出了張飛殺縣令的惡**件後,治中齊周曾經率領五百士兵前來安撫當地計程車民百姓,所以縣內百姓對於徐邈的到來不是過於抗拒,給予了一定的支援。

徐邈也知道自己這次來是給人添麻煩的,所以不等涿縣令向他叫苦,就迅速掀起了新一輪的輿論造勢。

徐邈先是派出數百經過培訓計程車兵在城內和城外到處宣傳陽鄉大捷的訊息,接著邀請城內的鄉紳和城外的“土豪”們進入臨時的軍營內慰問受傷計程車兵。當眾鄉紳和土豪們看到士兵們血肉模糊的傷口和殘缺的肢體之後,紛紛表達了痛惜和感激之情。

徐邈於是趁熱打鐵,鼓動這些鄉紳和土豪們出錢出糧出藥材,為救治這些保衛了涿郡不受侵害的勇士們奉獻一份力量。徐邈的這個辦法相對於拿著刀槍上門硬逼人家要溫和許多,但卻穩穩地佔據了大義的制高點,所以效果頗佳,得到了城內外許多百姓的支援。

有道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涿縣附近有人口十數萬,他們每人從口中省出一點來,就夠徐邈帶來的這些人馬吃上一陣子。

順利解決了數千傷兵的吃糧和治傷問題之後,徐邈又在俘虜當中開展了一項名為“訴苦大會”的活動,就是將降兵們十個人分成一什,派給他們一名從五百騎兵中挑選的什長,然後由這名什長組織大家一起訴苦,回憶從軍之前過的辛苦日子,回憶家人為了活命經受的各種不幸,回憶自己從軍之後遭受的各種不公正待遇……總之,就是怎麼苦怎麼說,徹底的釋放大家心底被壓抑很久的負面情緒。

這些什長原本在五百騎兵當中只是普通士兵,忽然被連升兩級,從士兵變成了管理十個人的小頭目,他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對於徐邈交給的方法和話語都是牢記在心,天天與自己負責的十個人生活在一起,聽他們絮叨和回憶,然後還不時地安慰幾句,最後再鼓勵他們重新做人,爭取早日獲得自由。

這些降兵本來就是經過初步挑選的態度積極的一批,比廣陽城內關押的那三千俘虜老實本分許多,如今經過徐邈的反覆教育和宣傳,終於完成了某人提出的“洗腦”過程。

初步洗腦成功的這兩千名降兵,在給俘虜傷兵們清洗傷口,更換創藥,照顧他們生活起居的時候,又幫著徐邈做這些傷兵的思想轉化工作,於是很快徐邈又從一千七百多名傷兵中挑選出來八百多表現積極的,作為下一批洗腦的物件。

等到鮮于輔和太史慈前後腳趕到涿縣時,徐邈手下已經匯聚了三千七百多名可以投入戰鬥使用計程車兵!

這三千七百名士兵的成分是這樣的:近千名己方受傷計程車兵當中初步治癒的有五百多人,他們作為文宣隊的絕對骨幹,全部受到了徐邈的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