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總之,必死無疑。
劉和想一想董卓留下的近二十萬大軍,就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如今他只是幫助老爹在幽州穩住了陣腳,暫時不用擔心被公孫瓚和袁紹這幫王八蛋給逼死,他可沒有本事帶著人馬跑到幾千裡外的關中大展神威。
劉和見老爹根本聽不進去自己的勸說,只好硬著頭皮說道:“父親,就算前往長安護駕,也該是孩兒去啊,怎麼能讓你前去呢?你若是去了長安,孩兒肯定要跟著你去保護你的安全,到時候好不容易拼下的這點家業誰來看守?剛滿週歲的小弟和兩位夫人誰來照顧?”
劉虞一臉欣慰地點頭,說道:“還是吾兒心存孝悌,懂得替父分憂。既然你有這份忠義仁孝之心,那就不要耽誤,趕緊召集兵馬,爭取早日出發!”
見老爹這次是真心嫌兒子命長,劉和心裡一個聲音高呼道:我特麼上輩子做了什麼孽啊!難道僅僅因為我偷看了女同學洗澡,老天就要如此懲罰我麼?別人都在忙著坑爹,到了我這裡咋成了爹坑!
劉和暈暈忽忽地離開了劉虞的書房,走到門口時,劉虞又說了一句:“若是覺得一萬騎兵不夠,你可以再多帶五千之數過去,幽州這裡我來想辦法與公孫瓚周旋。”
劉和差點一跤跌倒。他到今日總算是領教到了老爹的厲害。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老爹真是不知道劉和忙乎了一年才積攢下來的這點精銳部隊有多麼艱難,那簡直是在鋼絲上跳舞,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他這一張嘴,就要派一萬騎兵前往長安,也不想一想這邊劉和一走,他拿什麼對付野心勃勃的公孫瓚和袁紹?還有北方不時搗亂的鮮卑人和烏桓人,還有代郡西面虎視眈眈的南匈奴人!
如果把劉和現在的所作所為比作一場投資的話,那麼他手裡握著的兵馬就是原始本金,以劉和腦子裡縱觀古今的那些記憶,只要穩紮穩打的往前走,公孫瓚的敗亡不過數年之內的事情,而一旦收拾了公孫瓚,袁紹被趕出冀州也是早晚的事情。至於冀州韓馥,那就是個膽小鬼,只要劉和給他一個職位,保準能夠全盤接收他的地盤和軍隊。等到那時,劉虞就是歷史上雄踞河北的袁紹,試問天下還有誰可阻擋?
那個時候的劉和,可不是袁紹養的那幾個笨蛋兒子,絕對可以幫助老爹渡過黃河收拾了曹黑子,不會重蹈官渡之戰的覆轍。等到曹黑子被幹掉之後,整個中原地區誰能相抗?而一旦佔據了中原地區,整個天下還有誰能與劉家父子抗衡?
劉虞現在派劉和率兵前往長安,那就是將一大半的啟動資金給抽掉了,姑且不論劉和去了長安的結局,光是這種“半路撤資”的嚴重行為,就有可能導致劉和胸中統一天下的計劃被推遲十年不止!十年時間,各地軍閥混戰,天下又要死去多少無辜的人呢?
劉和渾身無力地回到自己所住的西院時,李嚴已經等在了書房裡面。
“公子,我觀你的臉色灰白,雙目無神,可是遇到了什麼揪心的事情?”
劉和一屁股坐在榻上,搖頭苦笑:“唉,何止是揪心啊!簡直就是要命呢!都怪我一時嘴賤,我現在總算知道什麼叫做禍從口出了。”
隨後,劉和將自己一肚子的苦水都倒給了李嚴。
李嚴聽完之後,皺眉沉思不語。
良久之後,李嚴開口問劉和:“公子,以你之見,這次去長安已經無可避免了麼?”
劉和搖頭:“無可避免。如果我不去,吾父肯定會去,他絕對不會坐視幼帝在王允死後受困的。”
“公子,王允肯定會死麼?”李嚴有些懷疑。
“我曾告訴你董卓會在今年死,結果呢?”
“可是,如果你帶兵去了長安,王允未必會死啊。”
劉和聽到這裡,忽然腦海中靈光閃現,似乎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