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復,他委任審配臨時出任了洛陽令,負責洛陽城內的治理,又委任從事牽招臨時出任洛陽都尉,負責城內的治安和緝盜。
洛陽如今雖然殘破,但基本的架子還在,就算董卓當初那把火燒的再厲害,總不能把夯土築成的四圍城郭給燒燬,所以依然具備較強的防護能力,可以作為一個戰略轉進基地來使用。
劉和見到朱儁之後,待若上賓,懇請朱儁將整個河南尹的事務負責起來,一是抓緊時間整修洛陽城牆,二是招募流民訓練士兵,三是修葺損毀嚴重的東都皇宮,四是清查理統計洛陽周圍二百里內無主土地的數量。
朱儁人老成精,聽完劉和這番話,立即明確了兩件事情。一是劉和確實誠心想讓他出任河南尹,管轄整個洛陽地區;二是劉和有意西迎天子返回洛陽,從此不再受各方軍閥的挾持。
朱儁素來忠於漢室,否則也不會冒著殺頭的危險單獨拉起一支抵抗董卓的隊伍,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劉和的請求,憑藉自己當初留守洛陽出任過河南尹的經驗和人脈,立即開始四處招攬下屬,搭起架子忙碌起來。
劉和對於盧植、朱儁這些忠於漢室的舊臣並不反感,因為他知道這些人雖然有些愚忠和迂腐,但卻沒有什麼政治野心,他們不僅有著良好的個人道德操守,而且具備很強的實幹能力和較高的聲望,只要不涉及皇權更迭這條底線,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心的交給他們去做。
比如朱儁此人,從小便以孝養而出名,為人好義輕財,在德行方面非常不錯,在練兵打仗方面也有一套。後世有位牛人曾經說過,只要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則國家可以振興昌盛,貌似朱儁既不愛錢,也不怕死,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好同志。
劉和剛剛佈置好洛陽的事情,便收到函谷關方向傳回的急報,稱李傕和郭汜忽然率軍離開陝縣,向西急進,似要進攻潼關。劉和於是立即率軍趕赴函谷關與趙雲的部隊匯合。
等到劉和抵達函谷關時,趙雲派往潼關一帶的探馬趕回報告,稱李傕和郭汜已經攻破了潼關,如今留下五千士卒駐守潼關,另率四萬大軍殺向了長安。潼關守將徐榮率領殘軍緊急撤往華陰,與胡軫的部隊匯合,然後又向長安方向撤退。
徐榮竟然如此輕易的敗給了李傕和郭汜,這讓劉和心中十分困惑,結果卻被郭嘉一語道破真相。
郭嘉說:“徐榮出身遼東,原為洛陽將領,後來才投董卓,而他麾下士兵卻出自涼州,等到李傕和郭汜率領涼州兵攻至關下時,徐榮根本無法指揮守關計程車兵作戰,所以必敗無疑。”
劉和便問郭嘉:“如今西進之路被堵,我們是馬上出兵攻打潼關,還是等候關東援軍的到來?”
郭嘉沒好氣地回答:“公子這是故意考校郭某麼?關東諸侯如今忙著混戰,曹操剛剛平復青、兗兩州的黃巾餘亂,如今還要掉過頭來防範南陽袁術;冀州袁紹將主力投入幷州擴張地盤,同時又對韓馥賊心不死;公孫瓚覬覦青州之地,遲早會與孔融和曹操發生衝突;徐州陶謙坐擁膏腴之地卻無自保之力,遲早被人魚肉。關東的形勢如此混亂,試問誰會派兵前來支援?”
劉和不怕郭嘉翻白眼,就怕郭嘉不說話,他故意裝出一副鬱悶的表情說:“都說潼關易受難攻,乃是進出關中的門戶,如今被李傕的部下把守,我這次帶來的又是不善攻城的騎兵,若是強攻,豈不是死傷慘重!”
郭嘉見劉和對於攻打潼關一籌莫展,心裡一陣得意,面無表情地說:“區區潼關,其實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拿下。”
趙雲和張郃默不作聲地看著郭嘉,看他怎麼繼續往下吹牛皮。劉和心卻是裡一陣狂喜,他最喜歡聽到的就是郭嘉這句“不費一兵一卒”。
既然鬼才都說了可以不費一兵一卒,那肯定是有把握的,劉和於是非常配合的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