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的,說不定也會毫不猶豫地將你和你麾下士卒犧牲掉!”

“若是不去盧縣。又能如何?”田楷有些無奈地說道。

“將高覽打回去!”關靖給田楷壯膽。

“他有兩萬兵馬,我只有一萬多士氣低落的兵馬,如何低檔得過?”田楷有些心虛。

“這有何難!你立即將我奉劉世仁之命前來招攬的訊息放出去,讓士兵們都覺得你找到了一座大靠山,等穩定了軍心之後,再將高覽率軍前來搶地盤的訊息放出去,然後便趕緊整軍備戰,在高唐和平原兩縣阻擊高覽!”

“若是抵擋不過呢?”

“那就往般縣和樂陵一帶撤退,那裡緊靠著渤海郡。高覽一定不敢再來攻打。”

“關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如今我也無處可去,既然田兄有請,敢不從焉!”

關靖跟田楷一拍即合,於是趕緊行動起來。先是將曹操派來傳令的使者驅逐出境,然後告訴各營驃騎大將軍劉伯安派人前來招安準備本部,接著讓士兵們整軍備戰,準備藉助於黃河和大河故瀆兩重險阻。對前來搶地盤的高覽來一個逆襲。

與此同時,在北海國的朱虛縣城內,北海相孔融府上也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位客人名叫陳逸。是“三君”之一、已故太傅陳蕃的兒子,曾經在長安替劉和說過媒。

按照大漢行政單位的劃分,北海國的轄地在整個青州最大,屬於郡國,遠比一般的縣國實力要強出許多。孔融作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在士林當中很有威望,曾經赴洛陽朝廷為官,被朝廷授予了虎賁中郎將之職。當時正逢董卓總攬朝政,想要廢掉漢少帝劉辯,孔融便與董卓進行爭辯,言辭十分激辯,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懷恨在心,於是轉其為議郎,隨後又將孔融派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青州北海國出任國相(類似於太守)。

孔融到北海後起兵講武,討伐黃巾軍張饒,結果戰敗,於是將治所轉到靠近徐州的朱虛縣,然後置城邑,立學校,薦舉儒學名士鄭玄、彭璆、邴原等人。因頗有政聲,時人稱他為“孔北海”。

歷史上,孔融曾被黃巾軍管亥圍困,在情勢危急之時他派出了從遼東返回家鄉的勇士太史慈求救於平原相劉備。當時袁紹、曹操勢力逐漸強大,而孔融知道透過上次的討董會盟已經看出了袁紹和曹操並非真心要挽救垂危的漢室,所以不願意投靠他們。其幕僚左承祖曾勸孔融要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孔融怒而殺之。

在劉和崛起的這個時空之中,太史慈被劉和從遼東直接挖到了幽州,而公孫瓚和曹操等勢力在剿滅青州黃巾軍時又特別給力,所以至今未出現黃巾軍圍攻朱虛縣的一幕。

孔融一向好名,當他得知陳逸前來拜訪時,立即將其迎入府中,還請來了朱虛縣內一些士人作陪,盛情款待陳逸。

一場客套結束之後,客人們紛紛散去,廳中剩下孔融和他的幾個幕僚,還有來客陳逸。

孔融問陳逸:“恆之這次前來北海,所為何事?”

陳逸回答:“吾受劉世仁公子所託,此來北海,共有兩件事情。其一是面呈公子親筆書信一封,其二是邀請康成公(鄭玄字康成)赴幽州講學。”

陳逸說完,從懷中取出劉和寫給孔融的書信,讓廳中侍衛送至孔融的面前。

孔融拆信看過之後,有些為難地說:“公子既然擔憂青州形勢,為何不派兵前來接管青州之事。卻要我給那田楷提供支援?需要北海如今民生凋敝,亦是度日如年。”

陳逸回答:“公子說幽州兵力有限,北方胡族連年作亂,加之袁紹和公孫度之流又心存不軌,所以僅能勉強做到自保,無力出兵青州。公子認為田楷與文舉兄乃唇亡齒寒的關係,若是田楷留在青州,則可以使得北海免受袁紹、曹操的威脅,文舉兄也可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