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袁紹覺得自己現在有五萬兵馬,完全可以擊退張郃的兩萬兵馬,正要下達攻擊命令時,他的帳前謀士逢紀出了個主意,建議袁紹暫時不要與張郃硬拼,而是派人向北聯絡公孫瓚,忽悠公孫瓚從漁陽出兵,一起對韓馥形成巨大的威懾,最終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逢紀昔年曾經隨袁紹一起從長安出逃,是袁紹極為信任的謀士,而且他提出的這條計策也確實不錯,所以袁紹便採納了。
袁紹派出謀士許攸去遊說公孫瓚的同時,暗中還派出自己外甥高幹悄悄來到高邑,密會韓馥平時親近的辛評、荀諶、郭圖等人,請這幾人在韓馥面前陳說利害,鼓動韓馥投靠自己。
袁紹本為渤海郡太守,從屬於冀州牧韓馥麾下,如今竟然派人前去遊說韓馥反過來投靠自己,這事看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其實也不奇怪,只因為這個年頭聲望實在是太重要了!袁紹雖然只是渤海太守,可他去年被十八路討董聯軍推為盟主,就算後來沒有將董卓滅掉,可這聲望也是如日中天,諸侯之中無人可以匹敵。更何況,袁紹頭上還頂著一個“四世三公”的超級光圈!
韓馥出身於潁川望族韓氏一門,而辛評、荀諶、郭圖三人也是出身潁川,皆為當時有名之士。這三人若是一起前來勸說韓馥,給韓馥造成的心理衝擊可想而知。
這一日夜裡,已經私下約好的辛評、荀諶和郭圖三人,聯袂來到韓馥府上。
辛評首先開口說道:“聽說公孫瓚統率燕、代兩地的軍隊剛剛大敗濡水鮮卑,如今挾勢南下,各郡紛紛響應,軍鋒銳不可當。袁紹如今又率領五萬大軍屯駐於阜城以東,意圖十分可疑,我實在是為主公的命運擔心啊!”
韓馥聽完之後心中一陣恐慌,急忙問道:“既然這樣,那我該怎麼辦呢?
荀諶於是說道:“請主公恕我直言,您不妨自己判斷一下,若論寬厚仁義,能為天下豪傑所歸附,您比得上袁紹嗎?”
韓馥臉上一陣抽抽,無奈說道:“確實比不上。”
荀諶也不客氣,接著又問韓馥:“那麼,論起臨危不亂,遇事果斷,智勇過人,您比得上袁紹嗎?”
韓馥臉色發紅,回答說:“還是比不上。”
荀諶再問:“這幾代以來,若論廣佈恩德,使天下受惠,在這方面您比得上袁紹嗎?”
韓馥滿頭大汗,慚愧地回答說:“還是比不上啊。”
荀諶於是把手一攤,說道:“這就很明顯了,袁紹是目前最出名的豪傑,主公在以上三個方面的條件都不如他,卻又長期位在他上,他必然心中不服,不肯屈居於您之下。冀州是天下物產豐富的重要地區,袁紹要是與公孫瓚合力奪取冀州,咱們立刻就會陷入危亡的困境。”
“袁紹和主公是舊交,去年又曾結盟共討董卓,現在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主公將冀州讓給袁紹。如果您這麼做了,他必然感謝您的厚德,而公孫瓚現在還在路上,等到他趕來時也就無力與袁紹爭奪冀州。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賣了袁紹一個大人情,同時主公還落下讓賢的美名,像袁紹那般愛惜名聲的人物,不但不會加害於我們,還會重用和保護大家。”
不得不說,荀諶這個傢伙真是言辭了得,不愧是荀氏八龍之後,更不愧是王佐之才荀彧的四哥,這番話說下來,聽著有理有據,直接就將韓馥僅剩的那點不甘和反抗心思徹底消弭。
韓馥性情怯懦,今日見三個老鄉都是同樣的意思,於是便要點頭同意讓出冀州。
正在這時,門外一個聲音忽然響起:“韓中丞就算出讓冀州,又何必急於這一時呢!”
韓馥在朝中官拜御史中丞,兼領冀州牧,是以門外之人如此稱呼。
屋內四人聞聽此言,具是心頭一震,韓馥立即出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