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可不要小看了這丟石彈的比試,一塊石彈雖然只有四、五斤重,可架不住數量多,而且還是要全力投進遠處的筐中,一旦後繼無力,或者是準頭不高,都是要落敗的。如果將這石彈換成是一根根的短矛,在戰場上,這一根根的短矛飛出去,可是比一支支的羽箭殺傷力更強。
史書上記載,典韋曾經率軍抵擋呂布軍,當時就是靠飛戟,在近距離將衝過來的呂布手下全都擊中,凡是捱了他飛戟的,全都倒地不起,這才為曹操安全撤退贏得了時間。
比鬥線上,只見典韋氣息勻長,左右臂同時開工,將每一塊石彈都穩穩地投進了遠處的筐中。趙雲只用右臂,但每次出手的速度都要比典韋快上幾分,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每次投石出去的動作彷彿都像是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沒有半分變形和走樣。
不遠處圍觀的護衛們伸長了脖子,不停地左右轉頭,眼看空中石彈不停地飛舞,也不知道兩位比試的猛人最終誰能獲勝。
等到那炷香燃到一半時,鄧海大聲喊道:“時間到,比鬥結束!”
趙雲和典韋同時停手,然後向著遠處丟石入筐的地點走去。
護衛們一起湧到牆邊,在趙雲和典韋的共同注視下,開始清點筐中石彈的數量。
“左邊筐內有石彈一百七十八個!”
“右邊筐內有石彈一百七十……八個!”
賈逵嚥了一口吐沫,有些艱難地報出了兩組資料。
“哈哈……!”趙雲和典韋同時大笑。
兩場比鬥,竟然是兩場平局,看來最終定輸贏還得靠手底下見真招了!
“將酒肉端上來,且讓我們吃飽喝足之後,再進行第三場比試!”趙雲把手一揮,護衛們又是一陣忙亂。
兩壇幽州特釀的好酒送到了趙雲和典韋面前,還有兩根滷好的牛腿一併被送來。
趙雲舉起酒罈,衝典韋示意。
“好漢,幹!”
“幹!”(未完待續。。)
第三九一章 折服(下)
雖然還沒進行第三場比鬥,但典韋此時已經有些佩服起對手來了。誰都知道他典韋喝了酒氣更壯,吃了牛肉力更大,可對方根本不在乎,好像就是要讓他吃飽喝足才會覺得第三場比鬥能夠過癮一般。
而且,從剛才兩場比斗的情形來看,對手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絕對不在自己之下,待會進行的第三場比鬥,就連典韋也沒有了絕對獲勝的把握。
趙雲和典韋就在比武場上吃飽喝足,然後稍微歇息片刻,兩人同時起身,朝著場地正中央走去。
“壯士請挑選趁手的兵器!”趙雲抬手,向典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一開始典韋本想用自己隨身帶來的兩柄手戟,但他在經過了剛才兩場比試之後,已經不敢託大,於是走到兵器架前,拿起了一支闊刃長柄的大刀。趙雲見典韋挑選好了武器,毫不猶豫地拿起了武器架上的一根白蠟杆長槍。
大刀對長槍,不是關羽對趙雲,而是典韋對趙雲。
後世演義之中對於關二爺手持青龍偃月刀的場景描述甚多,但實際上在三國時代並非只有關羽一人擅長使用長柄大刀,像顏良、張遼和孟獲等名將,其實都是使用大刀。典韋擅長使用的武器就是手戟和大刀,這跟他膂力強有很大的關係。同樣的,三國時代使用長槍和長矛作為兵器的名將也並非只有趙雲和張飛兩人,馬超、張任也是用槍,文丑等將也用矛。
大刀勢猛,最適合身形高大,膂力強的人使用。長槍靈巧,更適合身材適中,綜合能力全面的人使用。
場中兩人選好武器,隔著十步的距離面對面站定。場外的鄧海又是一聲大喝:“比鬥開始!”
典韋右臂微微用力。左手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