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士被救的。我這就立即派人給幽州傳書,請大人定奪此事!”
當日傍晚,數騎直奔長安城東門而出,向著潼關方向疾馳。
過了幾天,蔡邕被一隊士兵從大牢中帶走,囚禁在緊鄰未央宮的一處親董的官員府中。這名官員全家老少已經被王允處決,貌似沒有蔡邕這麼好命。
馬日磾得知蔡邕不再被關在大牢之中,明白這是王允做出的適當讓步,於是派人前往蔡府報訊,免得蔡琰著急。同時,老馬又讓陳逸手持自己的親筆書信,前往河東一趟,讓衛家拿出婚書,同意解除與蔡家的這門親事。也就是所謂的“和離”,不必將實情鬧的太大,免得既傷和氣,又傷面子。
負責向幽州傳訊的,正是護衛陶寬,當他走到華陰境內時,想辦法見到了昔日的老上司段煨。
段煨身居要職,對於自己當初派給劉和的百名士兵早已記不得名姓,也沒有因為劉和黑了他八十幾個私兵而大動肝火,當初他將這些人派給劉和的時候,其實就沒想著能再要回來。就像賈詡勸他的那樣,在劉和最落魄的時候幫他一把,這可是一份大人情,遲早可能派上用場。
段煨此時已經獲悉董卓被殺的訊息,但他與其他將領不同,非但沒有覺得恐慌和擔憂,反倒是有些竊喜,覺得董卓總算是死了。
段煨乃靈帝時期太尉段熲的族弟,與董卓麾下其餘的將領有所不同,乃是世受皇恩的豪門貴族,在他骨子裡面從來就沒有動過什麼反叛漢室的念頭,只是因為因緣際會之下才上了董卓的賊船,成了董卓的下屬。不過當初董卓入洛陽的時候,那是奉了大將軍何進的命令,誰又知道他會成為一代國賊呢?
聽說劉和手下前來拜見,段煨讓人將陶寬領進大帳。
陶寬向段煨抱拳行禮,然後說道:“卑職陶寬,昔日曾為將軍部曲,如今在劉公子身旁任事,今日能見將軍,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段煨看著神情氣質已經大變的陶寬,點頭說道:“嗯,看來你在劉公子身前做得不錯,現在見了我說話利索、口齒清楚,不枉我當初送你一場機遇。”
陶寬至此明白段煨當初派他們跟隨劉和的用意。
“今日你冒著風險前來見我,有什麼事情要說?”
“將軍,這是公子寫給你的親筆書信,臨行之前囑託我一定要面呈於你!”陶寬說完這話,從貼身的夾袋中掏出一塊摺疊整齊的絹帛來。
蔡侯紙易碎且不防潮,十分重要的信件一般不用這種技術不成熟的紙張書寫。
段煨認真看完劉和寫給自己的書信,嘆氣說道:“唉,公子這封信還是寫的晚了一些!賈文和前些日子已經離開我去了李傕的營中,至今未歸,只怕是已經身不由己了。”
原來,劉和在信中提醒段煨,想辦法留住賈詡,千萬不要讓他去見李傕,否則一定是有去無回。不過劉和除了提醒段煨這件事情,還有更重要的內容。劉和在信裡陰晦地提醒段煨,若是長安方面出了重大變故,千萬不要跟李傕、郭汜、樊稠、李蒙、張濟那幾個傢伙聯合,而是要保持對朝廷的恭敬之心,最好是跟擁護朝廷的胡軫以及駐守潼關的徐榮聯合起來,守住自己的地盤和軍隊。
劉和最後還說,如果事不可為,可以前往幽州落腳。
段煨如今正在為何去何從而煩惱,忽然收到劉和這封書信,頓時心中大驚。他死死盯著陶寬說道:“這封書信確實是你家公子在臨行之前所寫?”
陶寬一臉坦然地回答:“千真萬確。若是卑職欺騙將軍,願受千刀萬剮之刑!”
段煨沉聲再問:“這麼說,你家公子人在幽州卻已預料到了董卓之死?”
“我家公子精通易數,未卜先知的事情多了去,料定董卓會被王司徒設計殺死不過小事一樁而已!”陶寬拍著胸口替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