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的行軍沿途進行阻攔,為顏將軍和文將軍的回援爭取一些時間!”
高幹一臉猶豫地說:“道理是沒錯,可想要阻攔劉和麾下騎兵的突進並非易事,我就怕派出去的人少了不夠給他填坑,派出去的人多了之後,晉陽又有失守的危險!”
李孚於是毛遂自薦,聲稱願意獨領三千步兵前往晉陽東北二十里外的汾水上游阻截劉和。
高幹不知道李孚剛剛招攬了郝昭,對於李孚的統兵作戰能力十分懷疑,便委任高平為主將,李孚為監軍,撥出五千步兵給高槐,命令高槐在汾水東岸設伏,阻擊劉和渡河。
正當晉陽城內排兵佈陣之時,龍山西側的臨時營寨之內,劉和也正與幾位重要的文武手下商議著接下來的行動方案。
郭嘉首先說道:“這次我們故意逼近晉陽,讓那高幹發現我軍行蹤,估計現在他們肯定已經定下了阻攔遲滯我軍的計劃,只是暫時無法獲悉由誰統兵出城。”
田疇仔細看看行軍地圖,將手指點在汾水附近,補充說道:“不管是誰帶兵,能夠伏擊我軍的最佳地點必然是在汾水東岸。”
趙雲同意田疇的分析,說道:“汾水到了晉陽這一帶,河水便淺了許多,如今已是初秋季節,我軍雖然可以騎馬渡河,但必須捨棄運輸輜重的車輛,而且容易在半渡之中遭受來自兩岸袁軍的夾擊。”
一直在聽大家討論的劉和,向大家解釋說道:“這次我之所要求部隊刻意暴露我軍行蹤,讓高幹有了應對的時間,是有原因的。雖然行軍途中無法收到高柳方向的最新情報,但我估計兄弟們肯定守的十分辛苦,為了給他們緩口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圍攻高柳至班氏一線的袁軍引回幷州來。”
圍在劉和身邊的幾人都是頭腦靈活之人,聽到這裡便已明白了劉和的良苦用心。
還是第一次參與到這種軍情商議中來的徐晃,有些不解地問道:“公子,請恕卑職多言。若是留守晉陽的高幹死守不出,也不向攻打高柳的顏良和文丑發去回援幷州的命令,反而等到我軍行進至雁門郡之後銜尾追殺上來,與顏良和文丑對我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劉和對於徐晃這份未慮勝先慮敗的謹慎比較滿意,點頭說道:“公明提到的這一點,確實很致命。幸好奉孝早有考慮和佈置,今日便讓他將我們此次進入幷州的全盤計劃告訴大家。”
徐晃聽了劉和這話,心頭一震,明白自己臨機能夠想到的問題,劉和手下的謀士似乎早在出洛陽之前就有預測。
郭嘉語氣平靜的告訴眾人:“我們這次前來晉陽,其實是虛晃一槍!不管太原郡周圍的袁軍如何算計和佈置,他們的圖謀最終根本無法實現,因為我們只要將顏良和文丑調回幷州,就會立即向西進入西河郡,然後沿著黃河東岸一路向北進入定襄郡,從鮮卑人控制的地區返回馬城!”
田疇接著補充說道:“敝人當初奉太傅大人之命,曾和鮮于明輝將軍取道北方前往長安,對於幷州北方的地形和道路比較熟悉,這次我將引導大軍穿越西河、定襄和雲中三郡,最終沿著歠仇水返回馬城!”
一直不曾開口的張郃詢問田疇:“不知子泰可有把握避開鮮卑人的主力部隊?既然要繞道定襄和雲中,就是不願與袁軍主力在幷州境內消耗兵力,若是被鮮卑人纏住,那就事與願違,南轅北轍了。”
張郃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幷州北方的形勢連年都在發生變化,萬一當初田疇走過的“活路”變成了一條危機四伏的“死路”,結果劉和一頭撞進鮮卑人扎堆的地方,可真就悲催了。
趙雲反覆衡量利弊得失,最後肯定的說:“我認為繞道定襄的部署可行,就算到時候真的遇到危險,我們只要將馬車之類的輜重捨棄,憑藉幽州騎兵的突擊能力,就算來個三五萬鮮卑人,他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