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無線最後指派翁美玲出演‘黃蓉’是因為她的造型和氣質最為接近,並非表示其他幾位候選者不及翁美玲出色。”同樣是新人,翁美玲卻可以得到這個角色的演出,必然給其他幾位候選新人以打擊,無線為了安慰,表示將安排落選的另三位新人呂靜紅、黎燕珊、韓小紅在將來的《神鵰俠侶》裡演出。
而監製王天林的說法與鄧偉雄相似,同時她又補充道:“在最後的試鏡中,翁美玲在文戲和武打戲中均表現靈活,所以選中了……翁美玲長相甜美,演出年輕時代的‘黃蓉’沒有問題,但《神鵰俠侶》裡的‘黃蓉’則需要另覓人選。”
翁美玲是個新人,演出經驗太淺,無線挑選她擔當大梁同樣是一種冒險,在確定了翁美玲的人選之後,無線也曾考慮是否讓翁美玲進入藝員培訓班訓練,但終因時間急迫,未能實行。
除了黃蓉,出演郭靖、楊康、穆念慈的演員,分別是黃日華、苗僑偉和楊盼盼。
無線有力捧新人的傳統,六十集的《射鵰》,其中的主角,幾乎全是新人。無線五虎將中,《射鵰》裡已出現了“兩虎相爭”的景象,黃日華比苗僑偉更幸運,挑起了男主角的大梁,因為其時的黃日華出道後就立即出演了幾部電視劇,如1982年的《天龍八部》,黃日華和湯鎮業在劇中分別飾演虛竹和段譽,成為當紅小生,而苗僑偉則是無線要力捧的新人。
雖然83版的《射鵰》被恭維是最經典的《射鵰英雄傳》,主角黃日華也被稱為“永遠的靖哥哥”,但他十分謙虛並且坦誠,對於當年接拍《射鵰》,他竟然自曝連原著都沒有看過。至於什麼表演得“入木三分”之類的褒獎,他更是頗不以為然,自認為自己當時剛剛出道,根本談不上什麼表演經驗,“我只是把郭靖想象成自己,演郭靖就像演自己,根本沒料到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如此說來,也是本色表演的一個典範。不過相反的是,他對2003年大陸版本的《射鵰》非常期待,“我希望大家在看新《射鵰》時,抹掉對我二十年前的印象,用新的眼光去看。”至於他的“靖哥哥”是否就是經典郭靖,他依然很謙虛地認為,“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經典,張智霖的表演我看過,憨厚有餘而英氣不足。倒是李亞鵬與書中的形象極為相似,雖然我還沒有機會看他的表演,但很多朋友看過以後都說他演得不錯,沒準真的像張紀中說的那樣,看新版《射鵰》的這一代人會把郭靖的標籤寫上李亞鵬的名字,其實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
第六章 射鵰(3)
80年代是香港電視的黃金時期,而從六七十年代起,香港電視逐漸實行企業化管理,追求電視製作的高回報,十分關心電視劇的收視率,並最終被收視率所縛。在製作中具體表現為題材上選用大眾口味,而演員方面則實行明星制,因此,作為電視界老大的無線,就對造星運動樂此不疲,其時湧現了大量的大牌明星,如周潤發、無線五虎、翁美玲……而80年代的電視劇,很多都影響至今,成為不可“逾越”的經典。在無線則有1980年的《上海灘》、《網中人》,1983年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1984年的《鹿鼎記》、《新紮師兄》;亞洲電視臺收視率達21點的《天靈》,18點的《十兄弟》以及20點的《秦始皇》。
有必要談一下當時的電視業。
1980年到1989年的整個80年代,電視業跟隨香港經濟起步而繁榮,進入所謂“美麗年代”。80年代的香港,經濟高速起飛;1984年中英會談確定香港前途,人心趨於穩定,電視臺的發展相當活躍,(無線、亞洲)兩家電視臺相繼推出的香港小姐、亞洲小姐這類歌舞昇平的選美節目大受歡迎。
亞洲電視前身,香港商營有線廣播電臺“麗的呼聲”(該公司於1949年成立)於1957年5月29日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