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米子軒帶著腫瘤科的一干大夫、護士浩浩蕩蕩的開始查房,查到18病室的時候米子軒一進去就愣了,因為靠門位置的病床上躺著個也就五六歲的小男孩,這可是腫瘤科,不是兒科,怎麼有個孩子躺在病床上?

並且這孩子還病怏怏的,用面黃肌瘦來形容他都一點不為過,看到這孩子米子軒就想起《紅巖》這部小說中的小蘿蔔頭,兩個孩子雖然差了幾歲,但都是一樣的腦袋大、身子小,瘦得彷彿一股風就都給吹倒似的。

米子軒立刻向身後的焦騰飛、巴一飛等人投來詢問的目光。

巴一飛嘆口氣讓開身形,閆浩傑走到米子軒的跟前附在他耳邊小聲道:“這孩子叫洪一凡,七週歲,胃癌……胃癌晚期。”

米子軒一聽到胃癌晚期差點沒驚撥出聲來,什麼情況?一個七歲的孩子得了胃癌晚期?別說是米子軒這麼驚訝了,換成任何人都會這麼驚訝。

胃癌在華夏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居於首位,好發年齡在五十歲以上,誰見過七歲的孩子不但得了胃癌,還是晚期?這太奇怪了。

閆浩傑就知道米子軒肯定會是這幅反應,他剛接診的時候比米子軒還誇張,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檢查結果,甚至認為病理科搞錯了,不但打了電話去確認,並且親自跑去病理科找他們主任問,最後才信了眼前這個雖然已經七歲,但瘦得跟五六歲孩子似的洪一凡得了胃癌,並且是晚期。

閆浩傑嘆口氣道:“這孩子父母工作忙,一直是孩子他奶奶看,孩子那又喜歡吃辣條這種垃圾食品,家裡就這一個孫子,他一要老人自然就給買,聽孩子的奶奶說他打三歲就開始吃那些垃圾食品,到後來每天差不多都把垃圾食品當飯吃了,不給就哭鬧,家裡人也沒想這些東西會導致他小小年紀得了胃癌,又寵他,就順著他了。

據家屬說差不多半年多以前這孩子說過胸骨後疼,但家裡人卻沒當回事,還以為這孩子淘氣不小心把那磕了碰了,一週前這孩子出現吞嚥困難,家裡人這才帶他來醫院,一檢查賁門胃底癌,並且已經出現轉移了,肝臟、胰腺上應該都有,他又瘦成這樣,身體條件實在是太差,我們也就沒敢貿然手術,一直就是保守治療,不過效果……”

閆浩傑說到這沒往下說,但意思在明顯不過,效果幾乎沒有,這也是正常的,所謂的保守治療不外乎營養支援,放療、化療都不用做相關的檢查就看這孩子瘦成這樣就知道不能給他做,因為不管是放療也好、化療也罷都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傷,別說個孩子了,就算是個成年男子剛接受放療、化療的時候也會難受得要死要活的,這麼大點的孩子,身體還這麼差,你不給他放化療,他還能多活幾天,真給他做了放化療,光是藥品帶來的不良反應都能要了他的命。

不能放化療,就是營養支援,這種的治療方式別說治本了,標都治不了,所以這孩子的病沒有一點的好轉,反而一天天的惡化。

米子軒的臉色開始難看了,他是知道這個年代華夏存在這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人們日常吃的蔬菜、肉類存在著農藥超標、激素、抗生素超標等等的情況,各種小食品就更別說了,連個鴨蛋那些無良商人都會為了追求利益往裡放致癌的蘇丹紅。

辣條這些垃圾食品無良商人為了追求利益更大會,往裡邊新增的各種致病化學元素更多,並且早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央視就不止一次進行過暗訪,曝光了辣條那令人髮指的生產環節以及各種化學新增劑,政府也確實下了力氣打擊這些生產垃圾食品的黑工坊,但這些黑工坊就好像是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被打掉一茬,用不了多久另一茬就又如同雨後春筍般毛了出來,根本就沒辦法做到趕盡殺絕,因為這裡邊存在這巨大的利益。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