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然以小民看來,只怕劉才只是王玄手中的一個棋子。劉才想的,無非用權換錢,發個大財,王玄所圖的,怕不只是發財了。”
嚴鴻道:“願聞其詳。”
於是郭守成繼續說下去。開始時,對於這種發財的勾當,濟南幾大富商倒是都很有興趣參與,畢竟賣糧食又不犯法,至於說倒賣庫糧,惡意抬高米價等,都是劉巡撫的主意,自己也不會受什麼牽連,因此紛紛響應。
只是連續兩年這樣搞下來,郭守成又有些後怕。自家的錢袋子越來越飽滿的同時,代價是眼看流民日多,破產者與日俱增,各地百姓紛紛逃亡。雖然這讓郭家獲得了不少低價田地,但是郭守成卻覺得這決非什麼吉兆。
想起自己年少時,聽家中族老回憶唐賽兒之亂,便是燕王靖難後,又于山東廣發徭役,使民不聊生,終於揭竿而起,而今天,這山東百姓被這麼搞下去,豈不是也要走上絕路?若一旦釀成大規模的暴亂,那時候,郭家辛辛苦苦撈來的錢財地產,在這暴亂中還能保留下幾分呢?只怕連腦袋都未必保得住!
嚴鴻心道,這郭家看來也是不簡單的,並非很多小說中那種一味貪婪掠奪的地主,懂得不能把貧民逼上絕路的道理。在這大災之時,能夠一邊發國難財,一邊想後路,也是難得。他點頭道:“郭老員外居安思危,實在是令人佩服。”
郭守成苦笑道:“小老兒只是不想讓祖宗辛苦創下家業,在我這裡毀於一旦罷了。郭家數代富豪,便是再增一二倍的田產,亦不過一富豪而已。然而山東若是人心不寧,田產再多,也成了累贅、禍患。連小老兒這等粗人都懂此道理,那劉老軍門是兩榜出身,又豈能不知?然而,只怕他已是騎虎難下。”
原來,當此連年災荒,流民四散,甚至驚動朝廷的時候,劉才眼看局面有點要失去控制,心中也慌了。便召集山東各大富豪商議,要王玄與各位員外低價售糧,出米賑災,並把蕃庫的虧空補足,配合朝廷賑濟,先把災情控制住再說。
結果王玄卻說,這幾年庫裡挪出來的米糧,早就有了下家,大多賣了出去,手中存糧無幾,不足以補平蕃庫虧空。按朝廷慣例,賑濟錢糧來了,再在這上面想辦法,用朝廷的錢糧,補足山東地方的虧空即可,至於多餓死一些老百姓,這些人裡又沒有你劉軍門的親戚,算的了什麼事?
又暗地裡通知其餘幾家,不要理會劉才的話,糧食絕對不能撒手。只肯拿出糧食來放粥,說是如此災民得食,便不至於生變。
王玄這說法倒也說動了劉才,便依計而行,只是沒想到朝廷除了發了錢糧,居然又派了欽差,還是糾察山東百官之責。劉才的心又提了起來,固然他是嚴家一黨,嚴嵩義子,還有些自保手段,但終究來了欽差就不好糊弄,想要慷國家之慨,卻是不那麼容易。
因此,劉才發動各大富商集體湊錢,去外地購買糧食來應急。這次王玄倒也沒做對,還帶頭捐款二萬兩,其他幾大家族也各自出錢,湊了七八萬兩銀子,再加上劉才自己咬牙墊付的銀子,這個數字已經超出了戶部的撥款。劉才、王玄和各大家族組織人手,用這些銀子分批外出購糧。
這些銀子到了外省買到的米糧,在運回來途中,又接二連三的出事被劫。要知王玄這些年來,販賣私鹽,走私糧食、藥材等物,從來就沒出過問題,怎麼到了救命糧的時候,就接連失手?幾批糧食都失了手,幾大家便再也不肯出錢買米,山東局勢就越發糜爛。(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二章官商同盟
嚴鴻聽到此處,問道:“既然買米不濟,那單說這山東省內,如今除了濟南,其他地方的府庫之中,積蓄如何?”
郭守成搖頭道:“怕是都不怎麼富裕。就小老兒所知,劉才之前為了賺錢,據說把各地府庫的糧食都紛紛集中運往濟南,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