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京營兵馬固不及邊軍精銳,但若說救濟南,戰韃兵,卻無怯懼之心。臣甘願領一支人馬前往濟南解圍,哪怕戰死沙場,也再所不惜。”
朱希忠說這話,既是討好嚴嵩,同時他本人也和嚴鴻有了利益瓜葛。這嚴鴻雖然年少,如今可是朝中開海派的實際推動人物。朱希忠早已經和他做了交易,要從開海中分配一筆利益。嚴鴻要真掛了,這開海的事,不定又要拖延到什麼年月,自個先前的投資不是全打了水漂?至於救援的事,朱希忠也知道,皇帝只要腦子沒抽風,就不會真派自己去,也樂得表這麼個態度。
至於京營兵馬到底是不是能打贏濟南,廢話,那能打不贏麼?派五千去打不贏,派一萬還打不贏?派三萬呢?反正陸文孚說了,庫騰汗實力不強,俺答汗不會來,京營人馬也能抽調,有他背書呢。
這兩人都是堅定的救援濟南立場,加上三輔呂夲的主張,首輔嚴嵩和次輔徐階又都在打太極拳,於是這出兵救京營的大事將要定了。此刻卻只有嘉靖皇帝身邊的太監黃錦心中難受。他想,一則這薊遼防線為京師門戶,抽兵東下,倘若有失,被那韃虜襲擾京師,驚擾聖駕,那可怎麼得了?至於山東的老百姓死傷一批,雖然也很慘烈,損害卻小多了。再則,他已經把嚴鴻這個嚴家三代看做了未來的朝廷大害,如果能借著白蓮教之亂,將這個小奸除掉,其實倒也不錯。相反,要是皇帝為了救一個嚴鴻,居然出動邊軍或者京營去救,這事兒怎麼想怎麼讓人不爽啊。(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三章三傑之帥
黃錦雖然心中焦急,只是這種場合,沒有太監說話的份,就在此時,只見一個小太監在門口張望,似是有什麼事情要稟報,卻又不敢進來。他忙快步出去問道:“有何事?”
那小太監道:“回黃老公公,今有楊大司馬連夜上本,小的不敢進去驚擾聖駕,可又怕耽誤了軍情,這本章到底是送還是不送,小的實在是拿不定主意啊。”
黃錦大喜道:“本章何在?拿來給我。”
這楊大司馬,便是指兵部尚書楊博。他是山西蒲州人,屬於晉商一脈。大明朝文人喜談兵事,此公更是堪稱是文人圈子裡的兵家奇才,嘉靖八年中進士,做過兵部武庫主事,提學副使、參政、甘肅巡撫、薊遼總督。他久在邊庭,與俺答汗、庫騰汗真刀真槍打了大小戰鬥無數,始終未落下風,堪稱大明朝一根架海金梁。
楊博本來因父喪,去歲回鄉丁憂,因邊事緊急,不等三年(實際為二十七個月)孝滿,特旨招回京中理事。其人在軍事上的見解,於當今大明朝幾不做第二人想。
而對黃錦來說,更重要的是,這位楊大司馬是晉商!而當初被嚴鴻宰掉的那位鄭國器,他娘也是晉商顧家的小姐,彼此之間同氣連枝,有親屬關係。
嚴鴻幹掉了楊博的晚輩,想來楊博對他也不會有好看法,這份奏摺能是為救嚴鴻而上麼?而在軍事戰爭方面,楊博又是當之無愧的專家,他的話。必然有一錘定音的效果。有他這份奏章。這幾位閣老出兵之事。多半會擱淺!
黃錦喜孜孜的拿著奏摺返回宮中,對嘉靖道:“啟奏陛下,今有兵部楊司馬連夜上本,老奴恐貽誤軍情;不敢延誤,特呈與陛下。”
嘉靖點頭道:“唸吧,朕倒要聽聽楊卿是個什麼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