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聰達很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想到讓快船打逆版本戰術這個絕妙的主意。

不過他細想一下覺得當初剛接觸籃球,對籃球戰術和nba版本還不夠了解。

那時候只是想著,讓庫裡等外線球員亂打,球隊戰績就會越來越差。

哪裡知道,籃球雖然是一項團隊運動,可nba卻是個樂於製造英雄的商業聯盟。

在高水平的對抗,以及哨子的加持下,單打有時候不僅不糟糕,反而很高效。

逐漸理清思路後,閔聰達明確目標,堅定要求快船貫徹傳切體系。

這套體系和閔聰達之前瞎編的“人人有球打”思想完美契合,一以貫之。

他甚至不需要換個藉口,繼續宣揚自己的“人人有球打”理論,在邏輯上無懈可擊!

12月,他去訓練中心的次數又多了起來,勤快了起來,他要監督教練組更換戰術思路。

鄧利維和金休斯等人沒辦法,只能趕鴨子上架,開會,查資料,設計新的訓練方法。

老鄧、老金等人一把年紀了,很多想法根深蒂固,要改變已經很難。

像金休斯試圖用推特和nba-batan聯絡,光是註冊一個推特就費了半天勁。

他哪裡知道,nba-batan就是閔聰達,閔聰達怎麼可能給他指點呢?

之前那篇和防守有關的文章被洩露出來,已經讓快船受益匪淺了。

他還要指點快船進攻,哪怕是逆版本的戰術,如果打成國王隊那樣也是很糟糕的。

果然雖然沒拿到總冠軍,好歹也是西部第一,殺入西決差一場就進入總決賽的球隊。

所以,指點是不可能指點的,沒把老金你拉黑就不錯了。

至於日常詢問,閔聰達直接來一句“我不懂進攻,我要是都會給你們開那麼高的工資是幹什麼吃的?”

老鄧和教練組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搞戰術開發,可是這些人裡一個戰術開發型人才都沒有。

12月22號,快船主場迎戰休斯頓火箭隊,鄧利維從第一節開始就讓球員們打傳切。

結果可想而知,明明有內線巨大優勢的快船隊,進攻端卻陷入了掙扎中。

反而被火箭先拔頭籌,從首節開始就處於落後的局面。

打了半場比賽,快船球員都很彆扭,落後火箭10分結束上半場。

到了下半場,鄧利維讓球員們更多的自由發揮,詹姆斯-哈登替補登場外線連中三分才將比分將將迫近。

可是比賽的勢頭被火箭給把握住了,快船隊進攻節奏全亂,導致防守端也漏洞百出。

最終比分定格在93:99,快船轉換戰術體系後的一次糟糕失利,讓球員們都有些氣餒。

不過球員們並沒有什麼怨言,反而加班加點訓練,在比賽結束之後小加索爾、哈登、裡基-戴維斯都留在斯坦普斯中心加練戰術跑位。

庫裡也沒回家,而是坐在場邊進行指導,教哈登這個小胖子怎麼跑無球。

哈登在打法上更趨近於持球組織者,但以他的聰明程度,要學會跑位沒那麼困難。

只不過在nba,職業球員在開始職業生涯後,有磨練技術的,有苦練肌肉的,有提升大局觀的。

但有兩樣東西在nba最難提高,一個是基本功,一個就是無球跑位意識。

這兩樣東西往往從一個球員剛接觸籃球時就開始積累,逐漸養成習慣。

到了高中、大學,如果有教練培養、訓練,是能開發出來的,並終生受用。

可是在nba,不會有教練盯著你練這個,球員自己也很少去提升。

因為這個東西,對拿大合同沒太大作用,球隊在乎的是伱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