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1的10公里/小時,達到了20公里/小時,其它各項指標也都優於雷諾。
由於受生產能力的限制,以及蘇軍高層對t…18的諸如速度等指標還不是很滿意,蘇軍現在也僅有600輛。這次,一次就交給遠東特別集團軍300輛t…18,目的就是要在戰場上實地檢測它的效能。
配屬給先頭營的這個坦克連只有一個排的t…18,其它兩個排都是mc…1。因此,這輛t…18被炸燬,讓坦克連長即沮喪又有些緊張。
可尼亞佐夫已經沒有心情考慮坦克連長的感受了,他現在唯一想的就是如何能快速透過中國人的雷區。
只不過,中國人的新式地雷讓尼亞佐夫很是頭痛,工兵連被炸死炸傷了十幾名工兵,可還是沒有完全排除地雷。說是在排雷,其實倒更像是在用人趟雷。
這讓工兵們產生了很大的恐懼心理,以至於,每次指派前去排雷的工兵,都要工兵連的連長親自指派。
當天晚上,被叫到師部的尼亞佐夫讓脾氣暴躁的師長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好在跟隨蘇軍行動的偽蒙軍團長白音建議,用牛羊和馬匹在前面趟雷。
當地的蒙古族百姓早已撤到庫倫以南,想要在當地找到牛羊已經不可能了。而用戰馬趟雷,不要說尼亞佐夫有些不捨,騎兵出身的師長更是堅決拒絕。
於是,蘇軍連夜派卡車從還在蘇聯境內的後勤兵站運來大批牛羊。從第二天開始,遇到雷區,就驅趕上百頭的牛羊去趟地雷。雖然經過牛羊的踩踏,偶爾還有沒引爆的地雷炸傷蘇軍,可是前進速度卻大大加快了。
蘇軍現在在前進中十分注意對公路兩側的山地和樹林進行搜尋和警戒,可是還是有警戒部隊經常被埋伏在樹林中的中**隊襲擊,傷亡每天都有數十人。尤其是,中**隊經常在距離公路一兩公里遠的山地上,向公路上正在行進中的蘇軍先頭部隊發射迫擊炮彈,在蘇軍進行火力反擊前,打上幾發就跑。
這樣做,雖然不會對蘇軍造成太大傷亡,可是讓蘇軍的牛羊損失卻不小,除了炸死炸傷的牛羊外,在炮擊中受驚嚇跑入山林中的有很多,每次遭到炮擊後,蘇軍都要派出大量的人手四處去抓牛羊。平均算下來,每前進一公里,大概就要損失幾十頭牛羊,以至於蘇軍要經常從後方補充牛羊。
中**隊對中路蘇軍採取的戰術是騷擾和遲滯,可對東路蘇軍則是堅決阻擊。
在宋哲武的原定作戰計劃中,假定東路蘇軍在越過邊境後會直接南下,首先佔領北蒙東部的政治經濟中心克魯倫,進而控制北蒙東北部。然後,以克魯倫為後方依託和後勤保障基地,沿克魯倫河谷西進。
為此,北蒙主席卓仁和副主席楚風,在北蒙前線司令李文田的配合下,已經把克魯倫的軍政機關和居民全部南遷,那裡現在除了馬法五的四十六軍外,已經沒有一個平民。
應該說,蘇軍這樣做是比較穩妥的一個方案。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西進庫倫的部隊的後勤供應,也可以以克魯倫為基地,逐漸控制整個北蒙東部。可是,因為蘇軍將領,即便是包括布柳赫爾在內,對中**隊多少都有些輕視,哪怕曾經有過的滿洲里慘敗,也沒能徹底改變蘇軍將領們的這種觀點。
因此,蘇軍並沒有南下搶佔克魯倫,而是在越過邊境後,沿狹窄的石勒喀河河谷緊貼邊境地區西進,意圖在溫都爾汗北方南下進入溫都爾汗,進入克魯倫河谷,再西進庫倫。
蘇軍完全不顧克魯倫的中**隊有可能北上切斷石勒喀河谷蘇軍的後勤供應線的威脅,也不顧石勒喀河谷地勢險要,如果被堵在河谷中,蘇軍十幾萬人根本就無法展開,只能被動挨打的危險。
對於蘇軍的狂妄,夢曦甚至建議,讓馬法五的四十六軍北上切斷石勒喀河谷,然後集中兵力,就在石勒喀河谷聚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