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抽空去看了一回,一致認為他這一回手裡的事情幹得還不錯,葉老爺子一高興親自教起他的長子習起武來,安國夫人賞了鄭氏一套上好的頭面,葉錦輝則讓如意坊給葉老三送了四套衣裳,四雙鞋子。
這些雖然與葉老三所求甚遠,但比起之前的不聞不問無關痛癢來說,簡直好了太多,也把他那已經被他爹那瓢冷水給潑滅的心又變得死灰復燃起來,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
鄭氏看在眼裡,越發覺得葉錦輝功不可沒。
她看不上葉老三是一回事,但那畢竟是她孩子的爹,若是太過丟人現眼,會阻礙自己兩個兒子的前程。
鄭氏想到此,不免和葉錦輝走得更近了。
葉錦輝卻無心應酬鄭氏,她最近正貓在鄭先生那裡,跟她學琴。
楚璃送過來這把琴,雖然是新品,但音質非常好,自鄭先生彈過一曲之後,葉錦輝開始迷上了練琴。
剛巧鄭銘沐休回來,聽了那琴聲,直嚷是嘈音,覺得難聽之及。
葉錦輝心中一動,“銘弟何不彈一曲高山流水,讓我觀摩學習一番?”
鄭銘也不多言,直接坐到了琴前,彈了一曲高山流水,一曲終了仍舊讓人回味無窮。
平時也沒看他練過琴,沒想到伸手如此不凡!
人比人,氣死人。
葉錦輝早已經習慣於這種打擊了,像鄭銘這樣的天才少年絕世少有,她羨慕妒忌也沒有用,唯有更加用心練習罷了。
不知為何看到鄭先生,她無端想起鄭太太來,也不知中間有沒有關係。
可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鄭先生自己不說,她也不想過問。
鄭先生來葉家之前投靠的是金家而不是鄭家,由此可斷定就算她和鄭家有關係,也是那種不希望別人知道的關係,既然如此她又何必揭鄭先生的傷疤呢?
葉三太太也曾來過鄭先生這裡許多次,但葉錦輝發現,鄭先生皆是一副客氣疏離的模樣,次數多了葉三太太便也不過來了。她生了兩個兒子,又沒有女兒,和府上的這位先生本就沒有什麼交集。
當然,葉三太太對鄭先生的過去也很好奇,但印象中卻從來沒有見過鄭先生這號人物,就算問了老一輩也是一問三不知,但鄭銘的名聲卻漸漸地傳了出來。
他以第一的成績考入小山叢書院,而這座書院正是泉州最負盛名的書院,第一才子想不出名都難。
鄭家甚至派人找到了安國夫人,問鄭先生可願意接受鄭氏一族的照顧。
若真想照顧這對母子,早在他們來葉家之前怎麼不出聲?
“這事我不好插手,你們自己和鄭先生談吧。”安國夫人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直接差人將鄭先生叫了出來,鄭先生卻疏離而客氣地拒絕了鄭家的提議。
鄭家不敢得罪葉家,此事不了了之。
姚老太太聽說這事,直接找到了安國夫人,“有一件事,老婆子一直想要告訴老夫人,卻不知道該不該說”
安國夫人看到姚老太太這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知她想談條件了,但她只覺得不耐煩,但葉錦華的話讓她不敢輕易得罪姚家,只淡淡地道:“既然如此,那我還是不勉強老太太為好。”
姚老太太一句話噎在那裡,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尷尬極了,只得硬著頭皮道:“隨口說說,老夫人不要當真,那鄭先生的丈夫是朝廷的一名犯了事的官員,萬一有人舉報只怕會牽連到葉家。”
安國夫人不過一笑,“她在我葉家呆了十年,若真是犯官家眷,只怕朝廷早來捉人歸案了。”
姚老太太僵笑,“老婆子這也是道聽途說,夫人勿要怪罪,不過還真有一件事需要夫人的幫忙。”
安國夫人自不想接這話,“我現在老了,很多事力不從心,只怕會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