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笛卡爾於1638年3月31日也宣佈找到了第三對親和數9437056和9363584。費馬和笛卡爾在兩年的時間裡,打破了二千多年的沉寂,激起了數學界重新尋找親和數的波濤。”

“在十七世紀以後的歲月,許多數學家投身到尋找新的親和數的行列,他們企圖用靈感與枯燥的計算發現新大陸。可是,無情的事實使他們省悟到,已經陷入了一座數學迷宮,不可能出現費馬和笛卡爾的輝煌了。”

“正當數學家們真的感到絕望的時候,平地又起了一聲驚雷。1747年,不世出的瑞士天才數學家尤拉竟向全世界宣佈:他找到了30對親和數,後來又擴充套件到60對。不僅列出了親和數的數表,而且還公佈了全部運算過程。尤拉不愧是數學界曠古爍今的第一天才,超人的數學思維,解開了令人止步2500多年的難題。拍案叫絕。”

“當然。再偉大的人也有犯錯誤、遺漏的時候,時間又過了120年。到了1867年,義大利有一個愛動腦筋、勤於計算的16歲中學生,竟然發現數學大師尤拉的疏漏——讓眼皮下的一對較小的親和數1184和1210溜掉了。這戲劇性的發現使數學家如痴如醉。”

孔繼道說道這裡欣慰地看著劉猛,擲地有聲地說道:“所以說。數學這回事,從來都不是越老越厲害,相反,最偉大的成果都是年輕人創立的,很多時候,年輕小夥子遠比我們這些老傢伙厲害,老傢伙們最多也就是添個磚加個瓦。”

“一個數學家。如果到三十歲還沒搞出什麼成就,這輩子基本上就這樣了。所以,與諾貝爾獎完全不是的是,數學界的最高獎菲爾茲獎只發給40歲以下的人。放寬到40歲,已經把各種意外都考慮進去了。當然,凡是都有例外,費馬大定理的最後解決者懷爾斯就是意外中的意外。他年輕時實在不夠牛,三十多歲還在埋頭苦幹,到了四十歲卻一舉成名,關於他的故事,我們後面再詳細講。”

這話一出,周圍的同學不由得都看向劉猛,這一刻心中都覺得劉猛可不就是數學界難得一出的天才嘛。

還是那個小姑娘,好奇地問道:“說了那麼多,費馬大定理到底是說什麼?不是號稱費馬最後的定理嘛,據說連絕世天才尤拉、數學王子高斯都難住了。”

孔繼道點了點頭,倒對這個小姑娘刮目相看,甚為得意地說道:“要理解費馬大定理的由來就要先說說數論的源頭,那就是和歐幾里得齊名的丟番圖,歐幾里得寫了本《幾何原本》,成了幾何學的一代宗師,丟番圖寫了本《算術》,成為數論的開山之作,也是經典之作,他提出的丟番圖方程讓無數後人為之奮鬥,至今仍有大量問題未能解決。”

“《算術》是本好書,就是數學界的《九陰真經》,17世紀初,這本書非常流行,數學愛好者無不夢想著擁有一本,l621年,費馬終於在巴黎買到此書,回家之後有空就抱著讀,對書中的不定方程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將不定方程的研究限制在整數範圍內,從而真正開始了數論這門數學分支。”

“就跟王重陽練了《九陰真經》開創全真教一樣。”孔繼道閒暇之餘的消遣就是讀讀武俠,在他心中,數學界可不就是一個江湖嘛。

“大家都知道勾股定理,就是一個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和,最經典的就是勾三股四玄五了,費馬在閱讀《算術》時,曾在第11卷第8命題旁寫道:將一個立方數分成兩個立方數之和,或一個四次冪分成兩個四次冪之和,或者一般地將一個高於二次的冪分成兩個同次冪之和,這是不可能的。關於此,我確信已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 ,可惜這裡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

孔繼道說到這裡,忍不住大笑,“就是這麼隨手寫的一段話,在費馬這個老傢伙死去之後,他的兒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