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發展的速度愈發地一日千里,電臺電視廣播領域對高科技的應用,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比如,迅速普及開來的雙語廣播、圖文電視,以及由電腦技術創造虛擬背景的虛擬演播等等。

雙語廣播和圖文電視,類似vcd幾大招牌特性當中的多聲道與字幕技術,透過數字壓縮方法,把訊號搭載在副載波上,如此既能讓老式的收音機、電視機繼續正常收聽收看,又能讓新裝置可以把這些新訊號解析出來,以得到全新的收視體驗。

該類應用對於像香江這樣的多文化雜居社群來講,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比如直接在一個頻道上提供分別為英語和中文的雙語廣播,受眾只需簡單地按照需要,用新的接收裝置選擇自己想要的聲道就可以了。

雙語廣播在技術上存在著兩大競爭者,即苦心孤詣多年的英國廣播公司和哲儒,前者的解決方案稱之為nicam麗音,即用14位脈衝編碼調製、32khz取樣,對聲音進行數字化處理;後者則採用mpeg標準當中的無失真壓縮audio_layer_1或者輕量級有失真壓縮audio_layer_2。

mp3之所以沒被選上,主要是因為其極大的壓縮比,會在硬體水平有限的情況下,影響實時廣播的體驗效果。

圖文電視的具體做法則是,將包括隱藏字幕、電視節目表、生活資訊、即時新聞、股市資訊、交通情報等文字與圖形類服務專案內容,數字化編碼起來,放到電視節目訊號的垂直空白間隙,即第12至18條水平掃描線內播出,老的電視機直接將其忽略,而新的裝置便按照需要,隨時解碼呈現。

不難看出,雙語廣播和圖文電視在電視臺訊號發射端做得再好,實際效果還要取決於千家萬戶那裡的電視機,具有怎樣的終端接收水平。

在這個傳統領域,唐煥就無法像計算機行業那樣自如拿捏了,只能逐步漸進地推動。

好在這些實用的新特性,確實可以幫助電視機廠商們增加產品新賣點,因此頗受歡迎,類似內地碧海集團這樣的後起之輩,也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參與進來,在外貿出口上大放異彩。

也正是因為這些來自接收終端的限制,由計算機技術支撐的虛擬演播室實現方案,更進退自如一些。

看完了衛星地面站後,唐煥就在以方圓伺服器為基礎的非線性編輯網路後期製作中心,逗留了良久。

……

見了故意以狼狽不堪的姿態回來彙報、以降低追責風險的兩名狗仔後,《一週刊》老闆李志英非常大度地擺手道:“沒關係,你們能夠混進守衛嚴密的寰亞電視城、闖到唐煥的面前,就已經算是大功告成了。這就去財務那裡領獎金,好好休整一下,準備繼續戰鬥吧。”

感激涕零的兩名狗仔,做肝腦塗地狀,連聲感謝著退了出去。

不得不說,李志英在收攏人心方面確實相當有一套,打發走了他們後,一邊拿起電話叫來主編,一邊自言自語道:“連霍迎東都表態了,你怎麼可以例外呢?”

……

《一週刊》能在短短几個月內,在報紙雜誌多如牛毛的香江一炮走紅,自然有其看家本領,除了“不扮高深,只求傳真”的煽動性口號外,刊載內容也可謂豐富多彩,涵蓋了時事、政_治、經濟、社會內容,以及娛樂圈新聞、生活休閒等資訊,甚至還有色~情版;而誇張失實的報道手法,更是完全師承了西方世界黃色媒體發達而又成熟的渲染套路。

能把消費能力最強的中產階級拉攏過來,《壹週刊》靠的是把自己打扮成敢於報道其它香江傳媒不敢報道的內容的勇士形象,比如政_府或個別官員施政或行為失當,某些樓盤的缺點,以及哪位權貴名流夫人是自殺的大宅門秘辛等等。

正因為如此,《壹週刊》雖然被定位成了擺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