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亮出來後,就可以邊賞月,邊吃東西了;樂生特別大方的給黑貝吃了一整個月餅,給大力還吃了半個,剩下的西瓜啊,紅棗兒啊,山杏兒啊,就全進他跟洪生的肚子裡了。雖已入秋,但天氣剛去了燥,正是特別舒服的時候,樂生就偎在洪生懷裡問,
“洪生,因為甚(為什麼)今天要吃月餅了?”
“因為今天是中秋節麼!”
“因為甚(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了?”
“因為一家人要團圓了麼”
“咱家就是團圓了哇,你,我,黑貝,大力,我們都吃月餅了。”
“嗯,咱家是團圓的了!”
“洪生,明年八月十五也是要吃月餅了?”
“每年都吃了!”
“那明年咱們還一起吃”
“好~”
八月底,進入“秋收”,地裡的莊稼就陸續可以收了,洪生家今年種了五畝葵花,五畝穀子,五畝玉米,兩畝土豆,兩畝黑豆,還有一畝花生,兩人就每天起早貪黑的收花生,挖土豆,打葵花,割穀子……看著一騾車一騾車的莊稼往家裡拉,洪生心裡就從未有過的“成就感”,花生留著給樂生吃,炒也好,煮也好,或者滷也好;黑豆給大力吃,添在料裡,保證它長的膘肥體壯;其它的都留一些,剩下的就能賣了,賣了以後可以給樂生添身新衣裳,再彈一床新的雙人棉花被,每個月還能多吃二斤豬肉……
快樂的洪生不知道該如何緩解這種快樂帶來的興奮感,於是趕著騾車唱起了民歌,本是一首親哥哥情妹妹的相思苦情歌,結果被洪生一嗓子唱出了歡快的味道:
想親親想得我手腕腕(那個)軟(呀呼嘿)
拿起個筷子我端不起個碗(呀兒呦)
想親親想得我心花花花亂(呀呼嘿,呀呼嘿)
煮餃子我下了一鍋山藥(那個)蛋(呀兒呦,呀兒呦)。
頭一回眊妹妹你不在(呀呼嘿);
你媽媽劈頭打了我兩鍋蓋(呀兒呦)。
想親親想得我心花花花亂(呀呼嘿;呀呼嘿);
三天我沒吃下一口口口飯(呀兒呦,呀兒呦)。
茴子餡捲心菜十八(那個)層(呀呼嘿,呀呼嘿);
妹子你愛不愛受苦(那個)人(呀兒呦,呀兒呦)。
“小樂生”你愛不愛受苦(那個)人(呀兒呦,呀兒呦)
唱到最後一句時,還興起的將“妹子”改成了“小樂生”,挑眉抬眼一股子調笑的口氣,樂生這是第一次聽洪生唱歌,粗沙沙的啞音,別有一番風情;生活在橋頭村這一年多,樂生也聽過這首民歌,如今被洪生唱出來,還改了詞,好笑的同時,又忍不住開心。
打出來的穀子,在磨成小黃米之前,還是要用扇車(不解釋了,網上查吧,好多小朋友估計都沒聽過)扇去皮殼雜質的;村裡一個大的打穀場,需要打穀的村民們,會事先商量好了,今天是你們幾家,明天是我們幾家,白天打不完的,天黑以後拉一根電線,吊上大燈,還會趕趕工,防止影響明天別家用;當天一起打穀的人家,會一夥兒一夥兒的一起幫忙,一來是這扇車也就兩臺,二來,一個扇車至少需要四個人同時操作,一個搖風的,一個抖谷的,一個給抖谷遞簸箕的,還有一個負責分掃皮殼的。輪到洪生家的時候,樂生想要試試抖谷,端著簸箕把穀子從扇車入谷口均勻的抖下去,扇車吹出的風會把飽滿的穀子留在最後面,往前一點是打壞了的或是癟掉的穀子,最後面就是皮啊殼啊草啊的雜質。這抖谷也算個技術活兒,兩隻手端著簸箕,左右輕搖,寸著一個巧勁兒,把穀子薄薄的一層一層抖下去,如果力量掌握不勻,扇車的風將雜質吹不徹底。樂生站到了扇車上面,由於人高了點,於是選擇跪在前面的平臺上,開始學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