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傷的睚眥,被突襲了一次信心大跌的石達開,也恢復了戰心,趁熱打鐵,又給了英法聯軍一刀。

忙亂的英法聯軍,很勉強的組織起了防線,面對英法聯軍臨時拼湊的防線,石達開的反應也很迅速,佔了便宜就走人。

軍資大半被焚,又被清國兵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英法聯軍的傷亡人數倒是不多,只有四五千人,但面子傷不起啊!大軍的肚子更傷不起!

十幾萬大軍的六個星期的糧草物資,一把火之後,只剩了兩個星期不到,兩個星期不到的時間,英法聯軍就要攻克清國的京城!

八萬多英法聯軍,加上十萬沙俄傭兵,留下五萬英法聯軍守護北塘,十三萬人的大軍,也是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

英法聯軍進軍的速度不慢,一天六十里的樣子,這樣的速度,五天就能達到京師,三天就能到達張家灣,到達京師是不可能了,但張家灣,還是可以的,在張家灣,楊猛也是給英法聯軍備了一份厚禮,一萬多人的屍體。

額爾金的英法聯軍,在騎兵的刀鋒下,有些不堪一擊,沒有工事的張家灣,僧格林沁和張洛行的騎兵可以任意進出,穿插突襲,這才是騎兵的戰法,額爾金的英法聯軍。雖說吃了多半個月的人肉,但對清軍的恐懼。已經被他們埋到內心深處了。

當無數的騎兵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哪有什麼頑強的反擊?哪有什麼殊死一搏?有的只是哭喊聲。有的只是潰散!有的只是讓人心悸的求饒聲!

在騎兵面前潰退,意味著自殺,僧格林沁的馬隊,要為張家灣、八里橋慘死的蒙古袍澤復仇;張洛行的捻軍,也需要一份投名狀,不參戰?捻軍就是沒用的,就是反賊!楊猛的康巴精騎,只是聽令行事的精銳部隊,他們聽的不是求饒聲。而是楊三爺的軍令。

求饒聲雖說令人心悸,但僧格林沁的蒙古馬隊,忘不了那些死在英法聯軍槍下的同族;張洛行的捻軍馬隊,要為生存而搏擊,不殺人就被殺,選擇對捻軍來說很簡單;楊三爺手下的康巴精騎,只聽從楊三爺的命令,戰場殺人是康巴漢子的榮耀!

復仇、被迫、榮耀,造就了張家灣屠場。沒有斬獲敵首的騎兵,要參與分屍,讓馬隊的每個人見血,是楊猛下給僧格林沁和張洛行的命令。

張家灣一戰。騎兵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半天的時間,在張家灣留下了遍地的碎屍。

米哈伊爾的沙俄先頭部隊。最先到達張家灣,見了張家灣屠場的慘狀。沙俄傭兵退卻了,這樣的戰爭已經不屬於戰爭了。這是在報復!

米哈伊爾的先頭部隊,就是夜襲石達開的那支以獵人為主力的沙俄傭兵,對於大清,沙俄有太多的野心,這次米哈伊爾帶領的沙俄傭兵,是由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的老兵、精兵、以及有訴求的沙俄獵人組成。

他們要參加的是一場碾壓性的戰爭,而不是這樣的,報復性極強的戰爭,這樣的戰爭場面,即使在歐洲的戰場也消失上百年了,對戰敗者的屠殺,不該是文明社會的產物,沙俄相對與英法雖說在科技上有些落後,但自詡為歐洲國家的沙俄,自以為還是文明社會的。

先頭部隊的退卻,引來了主力大軍的司令米哈伊爾,當看到張家灣屠場的時候,米哈伊爾笑了,這不正是沙皇所想要的結果嗎?

英法兩國在利用沙俄,沙俄也一樣在利用英法兩國的,清國在東北、西北有太多無法控制的地域了,英法或許能在清國撈到很多利益,但陸路與清國接壤的沙俄無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沙皇所期盼的就是英法與清國之間的戰爭,無休止的擴大、擴大、再擴大!

英法敗了,沙俄可以謀求歐洲霸權,清國敗了,沙俄會在短時間之內擁有大片的領土,即使清國不敗,他還能對抗沙俄嗎?

東北、西北、甚至於蒙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