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引起“皮質醇”失衡的因素都可構成“壓力”!

從生物學上一個有趣的觀察得知,人類與其他動物對壓力的反應基本上大致相同,但動物的壓力只有“短期或急性”,而人類所面對的,卻絕大部分屬於“長期及慢性”。從事“壓力生理”研究多年的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大師Sapolsky教授,在他那本著名的《為什麼斑馬不會患潰瘍?》一書中,就很精闢地闡述了“短期急性”與“長期慢性”壓力的不同之處,指出眾多毛病與長期壓力的關係。而近年來的研究也陸續發現,人類“腦海”中只要出現某些負面事件或景象,就會造成壓力,亦即單從“感官”與“想法”便可形成“無中生有”的壓力,且造成的體內化學變化如同真實景況。下一章要提到的“感官刺激”也有同樣的效應。

事實上,如果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也會引起“皮質醇”失調而產生類似壓力的影響。由於“皮質醇”是體內最重要的“消炎劑”,當身體出現任何發炎狀況時,它就像消防隊,會馬上出現滅火,避免體內發生“火災”,只不過當面對的是有如山火蔓延的“慢性發炎”時,就會形成“腎上腺壓力”(使皮質醇過度分泌),而“慢性發炎”與“腎上腺壓力”正是互為因果關係。更嚴重的是,皮質醇長期過度分泌的後果,就如同領到“腎上腺疲乏症”的入場券(下述),難免不成為“沉默一族”!從“進化論”來看,“壓力反應”原是哺乳類動物的一種生存本能,一種體內機動性的化學調節,是當生命面臨威脅時,一種細胞總動員的狀況,只應出現在生死存亡之際,以便應付立即發生的“威脅”。只不過,本來是一套人類原始賴以求生的“應急機制”,在當代的社會中,卻因世俗繁務太多,演變成連續劇式的生活常態,“壓力軸”(下述)的持續啟動,固然讓一些人得以每天過著“衝鋒陷陣”的生活,但皮質醇過度使用的結果,卻造成許多人因皮質醇長期透支損耗而不知不覺產生了“腎上腺疲乏症”,因而出現更多問題。很明顯,沾上這種“疲乏症”是不分年齡、族群、貧富、地位和階層的,而且是“人人可得獎、個個有把握”!

什麼是“壓力反應”?

最早有關“壓力反應”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紀20年代,哈佛醫學院Cannon博士描述的“戰”或“逃”的反應,一種早就存在於原始人類的求生機制,目的是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例如在路上遇到兇猛的餓虎,身體能馬上自動調節成應付危急的狀態,以便採取“打”或“跑”的行動,力求脫險。因此,整個反應包括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變快、瞳孔放大、肌肉緊張、四肢血液增加、腸胃血流減少、消化功能停滯、新陳代謝增快、慢速腦波轉變成快速腦波等,一切變化就是為了全神貫注、迎接挑戰,有如消防大隊接到烈火通報,全體準備出動救火時的場景,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集合資源,趕赴救災!

疲倦、壓力、皮質醇(3)

顯而易見,這種“反應”要動用體內所有的資源(能量)轉化為體力,提供消耗,以利戰鬥,故當危機一過去,身體就會逐漸恢復原狀,一切代謝回覆正常,這一連串的調整就是屬於一種“動態功能”。

現今的生活,我們當然不會遇到兇猛餓虎,也不需要這種如此耗費體力的激烈反應,但進化的巨輪,卻無法趕上急速轉變的現代生活,讓我們即使僅面對繁雜瑣事的世俗“壓力”時,反應依舊,身體變化如出一轍。基本上,導演整幕“壓力劇”的成員是包括大腦皮質、下視丘、腦下垂體與腎上腺一起的所謂“壓力軸”(HPA)及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構成的“自律神經”系統。其中“交感神經”扮演的是啟動“戰”(打)或“逃”(跑)反應,而“副交感神經”則協助身體恢復平靜、放鬆,回到壓力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