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來到了書房,又看到了崔孝義正在搖頭晃腦的看著沒有完成的《資治通鑑》,蘇寧委任崔孝義為自己的幫手,幫助自己完成《資治通鑑》這部宏偉鉅著,崔孝義面色潮紅的大喜過望,就差想抱著蘇寧來一口了,隨後以滿滿的精力投入了《資治通鑑》的編纂工作,讓蘇寧輕鬆了不少。
和崔孝義打了聲招呼,蘇寧就坐下身子準備工作,崔孝義笑道:“主人新婚燕爾,居然不去陪伴主母,而在書房中辛勤讀書,老夫佩服。”
蘇寧笑道:“公孫先生所言差矣,這事情與事情是不同的,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分清楚,就如同什麼人該做什麼事情一樣,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都已經固定下來了,那麼,我們就要在什麼時候辦公什麼時候陪伴愛妻上做些功夫,不是嗎?”
崔孝義點頭笑道:“主人所言,老夫甚為贊同,《資治通鑑》實為飄香奇文,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主人這句話說的實在是太好了,老夫感覺這些日子,比之前三十年的所得都要多。”
蘇寧看了看邊上架子上放著的李二陛下御賜寶劍,笑道:“此話言過了,公孫先生三十年的經驗,哪裡是我這些日子所能超越的?說到底只是我所經歷的,公孫先生沒有經歷過而已,同樣的,公孫先生經歷過的三十年,我也沒有經歷過,所以,有些事情上,我還是需要公孫先生的提點,過去就為沒有智囊而煩惱,如今有了公孫先生,自然是要輕鬆許多了。”
公孫策看了看蘇寧的寶劍,知道了蘇寧的意思,放下手中紙張,撫了撫鬍鬚,笑道:“其實主人完全沒有必要為之擔憂,至少這三年裡面不需要擔憂,皇帝的意思,很清楚,君為劍鞘,主人為利劍,三年之內,主人可以藏於劍鞘之內,韜光養晦,得到劍鞘的保護,三年之後,就是劍出鞘之時,那個時候才是真正需要主人小心應付的時候。
據老夫在崔家得到的訊息,皇帝非常看好主人,很希望讓主人成為下一任皇帝的重要助手,乃至於託孤大臣,但是前提是,主人要能抵擋住來自於方方面面之打擊,如今主人並未在朝中擔任職位,說起來號稱少年宰相,其實並無實際權力,一切都是聽憑皇帝的意思,而一旦擔任了正式的官職,就擁有了實際的權力。
擁有實際權力才最可怕,會和一些官員產生衝突,不可避免,如何應對這些衝突,就是皇帝要給主人的考驗,透過了這些考驗,主人自然高枕無憂,若是無法透過,主人就要想想退路了,事關皇位傳承,皇帝不會心慈手軟,主人還需早日準備。”(未完待續。。)
五百五十六 青春期
在大都市裡面住的太久了,總會覺得莫名其妙的煩躁,人是動物,毋庸置疑,從最原始的刀耕火種穿獸皮住山洞到明白禮儀知道廉恥,從而吃熟食穿布衣使用工具,住到城市裡面,經歷了也不知道多少年,但是在城池定居之後,卻又不免的有種想要回歸自然的感覺,這是人類的天性,人是自然的產物,離不開自然。
在長安城裡面住的久了,蘇寧也覺得有些鬱悶,以往離開長安城不是公幹就是出征,從來沒有自己享受一下大唐時代千里綠野的風景,實在是很虧,但是一直以來都很忙,沒有時間,好不容易有時間有要去處理一些家事和私事,然後又被李二陛下喊進宮裡面,但是這一次,蘇寧想做出些改變。
“啊?你要去三原縣封地住一段時日?”和李承乾聽完孔穎達老頭兒的嘮叨,一起用晚膳的時候,蘇寧就把這個事情說了一下,現在每隔幾日還是要去皇宮做李承乾的陪讀,因為成親了,自然不會被要求日日都來,但是孔老頭兒擺出一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架勢,儼然把自己當成了一號人物。
到底還是要尊敬一些,這位目前在文壇名望極大的孔子後裔,是李二陛下在文壇的主要助力,就是他統領著一部分清流文